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童夢飛翔】教界研芬蘭教育 開心學習並存

2017-03-24

日前在車上聽見一位媽媽跟女友人聊天,指孩子校內成績並非名列前茅,所以買補充練習作「補品」,結果孩子以慢速做功課,還向媽媽說:「我功課做得快,你就要我做補充練習,加重功課負擔。」

這事例耳熟能詳,可喜的是孩子有應對智慧,勇於表達看法;同時道出心聲,額外「補品」增加壓力,減少玩樂時間,更容易使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分數。

近數年,教育界重點研究芬蘭教育,尤其在如何令開心和學習成效並存方面,當中涉及教育制度、教師、學與教理念、各持份者參與等關鍵要素,其中部分理念值得家長多了解。

首先,芬蘭鼓勵遊戲化學習,啟發孩子想像力,並重視自行探索。遊戲包括戶外和室內,戶外活動如行山、踢足球等,讓孩子認識大自然、了解體能重要、明白每項活動特點等,都是孩子應有知識;室內可玩電子遊戲、桌上遊戲等,讓孩子一邊享受遊戲、一邊吸收知識,著名的Angry Birds遊戲便是由芬蘭開發的。家長只需要選擇益智遊戲化平台,以教城「小校園」為例,正是把中、英、數、常的知識化為遊戲,令孩子樂在其中,孩子可在沒有額外負擔和壓力下學習,補充知識。

不鼓勵比較 突破自己界限

其次,芬蘭不鼓勵比較。當地相信每所學校、每位教師都是優秀的,家長不需要對學校精挑細選。同時,學生之間也不需要比較,因為每名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最重要是如何啟發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心。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付出和他擁有的能力比較,要教導他們的是凡事盡力而為,每一次都要嘗試突破自己的界限,而非與其他人比較。

此外,芬蘭教育着重協作,建立互相合作氛圍,這是21世紀技能中重要一環,亦能幫助孩子建立友誼,擴大社交圈,將來投入社會,就不難與其他人共事、溝通。

以上理念都是為孩子建立愉快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很多研究報告指出,開心和學習成效有很大的互助關係,讓孩子健康快樂都是大多數家長首要目標,因此大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多締造開心時刻,加強親子關係。

■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 洪婉玲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