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偶見某文化節目,問及一成語:「擲果盈車」,跟哪位文學家有關?答案是「潘岳」。若說「潘岳」(有寫作「潘嶽」),可能較為陌生;若說「潘安」,就人盡皆知,因我們常稱讚美男子,有「潘安之貌」的,就是指他了。
潘岳,字安仁,魏晉時期的文學家。本來不是叫「潘安」的,但後人卻慣以此名呼之。他乳名叫「檀奴」、「檀郎」,故自古以來有人會用「檀郎」來對愛郎作暱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聯手共縈之。」
姑娘心動 獻上水果
而劉孝標注引《語林》說:「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即是說其人姿容既好,神態亦佳,坐車到洛陽城外遊玩時,不少姑娘見了他,都會怦然心動,手拖手的、聯群結隊地跟着車、圍繞着車,氣勢有如今日的「追星一族」;至於一些「老嫗」,即婦人或婢僕之類,即獻上時令水果。她們有出自自己心意的,也有受太太小姐之託的,情況有如向明星歌星獻上鮮花果籃一般,以致潘岳載滿一車鮮果鮮花而歸,故有「擲果盈車」之典故。
順帶一提,我曾教學生,在提醒別人將借物、回條、申請表等交回時,可客氣謙恭地叫人「擲交」、「擲還」。大家不要將「擲果」,當作擲鐵餅式的拋擲、扔擲。否則,潘安輕則一身果醬,重則口腫鼻腫,萬分狼狽。所以,漢語辭意,是會隨時代而「擴張」或「收縮」的。
高情千古 結黨而死
潘岳的著名作品有《閒居賦》,元好問評為「高情千古」。詩中有遠離政治,淡泊名利,嚮往隱逸之情懷。不過,這些是他的「真我」嗎?他會像陶淵明一樣辭官「歸田園居」嗎?他為官多年,有升有降,終因「八王之亂」期間,被指結黨作亂而被殺,而且要「夷三族」,罪名和懲罰也不輕。
我們大概說他運氣不好,「泊錯碼頭」、「站錯隊」。所以,他詩中所嚮往之淡泊、隱逸,可能只是在失意時發洩一下,或順應潮流,說一些寄情山水之語,扮作清高,要知「山水詩」和「田園詩」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潘岳在文學上與陸機齊名,並稱「潘江陸海」,意指二人之才有如江海;但他就與宋玉、蘭陵王、衛玠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男。■雨亭 剛退休中學中文科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