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升安和學生們的情感遠遠超出了普通的師生之情。由於和所有漁民都很熟,漁民們都放心把孩子交給他。由於許多學生的家長平時忙於生產,無暇顧及孩子。而王升安亦將學生視如己出,放學後,兩夫婦就把孩子帶到家裡吃住。「在這艘船上學校,大約教過3,000多個學生,幾乎每個學生都到我家吃過、住過。」王升安說。
交流真摯感情 師生互相感動
王升安告訴記者:「對於漁民孩子來說,考上大學就是魚躍龍門,我在這工作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走出湖區。」走出湖區的大學生們經常會回來看望王升安夫婦,跟他們講講自己的大學生活或人生規劃。每到這個時候,王升安都分外高興,就像自己出去闖蕩的孩子回到家裡。
有一天王升安收到一封信,信的開頭說:「王老師,您還記得我麼?請您在記憶的長河中仔細尋覓,調皮的我會自然地映入您的眼裡。」讀到這裡,王升安笑說:「當然記得啊,寫到這裡我就知道是誰了!」信中說到,由於那時我年齡太小,天天惹您生氣。但您依然面帶微笑,每天划着小船接來送往。老師,我到今天才知道,您當年佝僂着身子,每天從早到晚不停為我們上課是多麼不容易。至今想到那一幕幕,仍然感到無限的酸楚和悲涼。
王升安嘆了口氣,哽咽着告訴記者:「我感動過孩子,孩子也感動了我。在那個抬不起頭來的艱苦歲月,師生們之間收穫了最真摯的情感。孩子們真誠的眼神、對知識的渴求多次讓我動容,這也是我一輩子離不開微西小學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