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有情 > 正文

堅信教育改變命運 設基金助學兩千人

2017-03-30
■驚聞李傑去世的噩耗,慶陽數萬群眾於寒夜中點燃燭火寄託哀思。本報蘭州傳真■驚聞李傑去世的噩耗,慶陽數萬群眾於寒夜中點燃燭火寄託哀思。本報蘭州傳真

親身經歷讓李傑堅定認為:幫助一名學生就能改變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村的命運,教育是戰勝跨代貧窮最有效的手段。2005年,李傑事業剛有起色,即捐30萬元修建合水一中教學樓,2007年,在合水一中設助學基金,2009年,捐資20萬元,擴建合水一中電子備課室......前後十多年間,李傑僅在甘陝兩省就捐出2,000多萬元,幫助近2,000名學生。  

受過資助的段宗琦說,大學畢業後,他發起組建了「愛之家」,與李傑資助過的其他學生一起投身公益。他還想成立「李傑基金會」,每月存一點錢助人。「工作中下鄉村,看到貧窮學生,我都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只想讓李傑叔叔的在天之靈感到欣慰。」

錢可以再賺 就學不能等

李傑在北京治病期間,曾千方百計阻止其資助的學生探望,但還是有人摸到了病房。一名從內蒙古來的女生見到了裝着假肢做康復訓練的恩人,「我從小沒爸爸,你就是我的爸爸,我初中時就受資助,現在工作了,希望我的爸爸能堅強快樂地生活下去。」臨走時,她擁抱了李傑,後在專屬的QQ群裡寫道:即使「爸爸」失去了雙腿,依然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在李傑公司從事財務工作的李海峰還記得,2003年公司剛步入正軌,一批貧困學生需資助,共需80萬元,然而當時賬面資金僅有30餘萬元,可李傑硬是東挪西湊當天就把錢匯過去。李傑說,學生沒錢就會輟學,命運也會因此徹底改變,公司沒錢可以再想辦法,但學生上學,真的等不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