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穴位紓緩慢性病 美設證書課程用數字定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寵物是飼主的心頭肉,當牠們生病或受傷時,自然要尋求獸醫接受西式診治,但面對骨刺、前庭綜合症及神經受壓等慢性疾病時,中醫中藥及針灸或有助調理。本報記者走訪接受中醫中藥針灸治理狗隻的飼主,均認為中式治療有助紓緩病情。擁有獸醫針灸師證書的獸醫曹曼華指出,為貓狗針灸的方式與人類相近,但因為體型細小致穴位會較為接近,要小心下針,針灸後會因應動物情況而配發西藥,希望發揮中西合璧的最大效果。
不過,傳統中醫師以未曾為動物針灸為由拒絕評論,僅提醒消費者要到有註冊獸醫的場所接受任何診治。
貓狗因為意外或年老而出現慢性疾病,最常見是神經系統導致後腿難發力或前庭綜合症致頸項歪斜等,單靠西醫藥物治療難以紓緩,反而中醫針灸可作輔助治療。
針灸20次 「腳震好驉v
飼主何小姐2016年起,讓患有皮膚敏感及關節退化致左腳腳震及後腿難發力的12歲小哥基接受針灸治療,每次要施30針至40針,需時20分鐘。她表示,以前曾找西醫進行治療,但效果未見明顯,得知愛護動物協會有中醫針灸所以一試。
何小姐稱,針灸要每星期1次,1個月大約4次,至今約進行至少20次的針灸。她表示,「每次針完之後,狗狗的左腳腳震問題好驉A覺得有效。」被問到為何會接受針灸治療,何小姐稱,長期服用西藥擔心對狗仔身體有副作用,反而希望藉中醫作調理。在治療期間何小姐邊安撫小哥基的心情,邊接受訪問。
查問體質 後腳診脈
擁獸醫針灸師證書的獸醫曹曼華向記者稱,動物結構及穴位與人體有些微差別,在美國就讀針灸課程時,也進行實習及考試。她續指,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故在針灸前會向飼主查問動物的生活習慣及病徵,「如多唔多口水、排便情況、怕唔怕凍、冬天會唔會喘氣等」,也會看動物的舌頭顏色,以了解動物的體質。
至於診脈方式也是「寸口診法」,人的寸口是位於手腕部橈動脈搏動處,動物則為後腳,如右邊腳是可以了解動物的肺、脾及腎;左邊腳可以了解心、肝、腎。曹曼華指,動物與人的穴位分佈相近,只是動物體型較小致令穴位較為相近,如「兔仔的穴位因為企位方向不同,故穴位會較貓狗為近,難進行針灸」。她補充,兔仔是很敏感的動物,「要人扶定先可以針。」
中西合璧 調理互補
她續稱,針灸可用於治療肌肉骨骼、尿道、呼吸管道、神經失調、腸胃燥熱及韌帶創傷等問題,而每隻動物對針灸反應各有不同,有的可能沒有明顯徵狀的改善,但會較之前精神;有些會於24小時至48小時內有所改善。治療期間若動物有所移動,毫針便可能會彎曲,但斷針情況極少。
曹曼華認為,中西醫結合也可應用於動物治療,西醫可以為其作檢查及找出病情,中醫則可用作調理身體及食療,兩者互補。她舉例稱,如為狗狗針灸後可配服維他命B12,以加強針灸的效果及補充營養;如狗狗腸胃燥熱則不建議進食牛肉及羊肉的狗糧罐頭,而是轉食魚肉或雞肉等。
動物針灸 3000年歷史
中醫針灸療法始於夏商,至今已有4,000年至5,000年歷史,《黃帝內經》是中國首部中醫學專著,其內容以鍼灸為主,當中包括對人體針刺及艾灸療法。針灸療法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
動物針灸的發展與人類針灸非常接近,原來早於3,000年前已有人用針灸方法去醫治動物。針灸治療在西方國家使用已有1,000多年歷史,動物針灸在40年前傳到美國,至今美國中獸醫學院有獸醫針灸師證書課程。但在外國教授動物針灸的穴位不是中文字,而是以數字作定位,相信是便於外國人學習。至於在台灣、香港等地,為動物進行針灸的多為獸醫,較少傳統中醫師進行動物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