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年來開展大刀闊斧的義務教育均衡化改革,很多名校將普通小學合併成為分校區。一些本地家庭曾經不願意上的較弱小學,突然變成直升重點初中的優質小學,這不僅令附近家庭趨之若鶩,更拉動附近學區房暴漲。以曾經非常普通的西城區裕中小學為例,當教改令其變身為北京最好中學之一三帆中學的附屬小學後,其附近的學區房在近兩年竟然已成交超過千套,價格飆漲至將近每平方米15萬元人民幣。這種被學區房家長稱為「山雞變鳳凰」的學區房,無論成交量或漲幅,都遠高於傳統優質學區。
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名校吃香
如同上述的情況,在北京東西城區比較普遍,甚至有人形容「二環之內皆學區」。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均衡化改革的政策,是造成遍地學區房的推手。「家長擇校熱,肯定是和當前的教育改革是有一系列關係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正如以前推出「985」、「211」高校,把學校分為三六九等,這強化了名校情結,導致大家都想進入名校。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讓大家都想要上好的學校,所以很多家長認為,是教育政策助推了學區房價格的暴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則認為,如果各個地區教育資源是均衡的,就近入學對家長都是方便的選擇,現在因為各個地方的學校有差異,劃片入學就引導有條件的家長到比較好的學校附近去買房,這樣才推高學區房的樓價,並不能說是教育改革推高樓價。
學者籲讓各區老師待遇相同
熊丙奇說:「大家選擇學區房,這反映出家長的焦慮更加強烈。近年來出台的教育改革措施,每一個單獨看起來都是對的,但是綜合在一起就開始出問題。改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熊丙奇認為,解決學區房的問題沒有那麼難,真正難的是改變義務教育的配置方式。在北京,政府應該保證教育資源統籌,不管是教育強區海淀還是相對較弱的朝陽區,如果老師的待遇都一樣,三年之後,還會有所謂的「名校」嗎?「與其選擇動用權力干涉學區房,不如動用權力調整老師待遇」,熊丙奇表示,當所有家長都可以選擇公平的教育資源的時候,就不會再有所謂學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