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正榮本在德國一家製藥廠工作,太太杜雪慧是小學教師,兩人薪資豐厚生活幸福,但他們心裡一直有個念頭揮之不去:「我們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想要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們。」正好在2002年,聽聞德國「環球救助協會」與湖南殘聯組織啟動了一項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訓練的助學項目,吳正榮覺得能幫助聾啞兒童康復非常好,就和妻子一起來到了湖南長沙,在這裡一呆就是15年。
作為康復老師,他們每天敲鑼打鼓刺激聾啞兒童的聽覺神經,手把手教孩子們看圖說話。杜雪慧說:「因為被那些可愛的小朋友吸引,看到他們從什麼都不會到通過訓練可以交流、說得流利、上學,覺得很有意義,就留下來了,不知不覺過了這麼些年。」
15年助500聾啞兒童
同時,他們還是資金援助者,通過與湖南省殘聯及相關機構合作,在湖南尋找七歲以下的聾啞兒童,利用「環球救助協會」基金,為聾啞兒童做語言康復訓練。杜雪慧說:「很多貧困的孩子他們沒有能力負擔康復費用,也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可能造成了孩子永遠喪失語言能力,聽障兒童接受康復訓練的時間越早越好,能恢復的幾率很大,這是可以改變他們一生的事。」15年裡,吳正榮夫婦累計幫助了500多名聾啞兒童,夫妻倆覺得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着這些孩子康復,和他們一起成長。
目前杜雪慧仍然堅守在康復中心,除了長沙,她還需要在全省各地的康復中心上課,觀察聾啞兒童的康復情況,並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申請助學資金。「我們有很多德國方面的資源,助學資金主要來自德國,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我希望能為孩子們爭取到更多學習的機會,只要還能做我希望繼續做下去。」杜雪慧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