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民籲港青全面認識國家 強調中央無意港「內地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朗文)近年有意見認為,要加強港人,尤其是青年對「一國兩制」的理解。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昨日出席一個研討會致辭時表示,「一國兩制」事業需要代代相傳,希望香港青年認真學習、把握「一國兩制」及香港基本法,並全面認識國家,「既要看到不好,也要看到祖國改革開放40年來巨大的進步。」他強調,國家從來無計劃把香港「內地化」,希望香港發展好「兩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讓國家在多方面可以借鑑。
由前發展局政治助理何建宗牽頭的新智庫「『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昨日舉行成立典禮暨回歸20周年研討會,邀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和王振民擔任主禮嘉賓,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和「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作主題發言,多名兩地年輕學者和政界人士參與研討會。
王振民致辭表示,「一國兩制」事業需要代代相傳,並指「一國兩制」經歷了40年共兩個世代。其中,1978年至1997年是從構想、理論逐步發展成政策、法律的時期,其間運用「一國兩制」完成中英談判,英方接受此構想,接着就經歷香港基本法起草和頒佈、香港過渡期及實現回歸祖國,而當時積極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青年,包括當時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特首梁振英,至今已不再是青年;1997年至今是「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地扎根、開花結果的時期,許多人都親歷「一國兩制」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果。
他認為,每一代人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第一代人面對如何把「一國兩制」變成可以操作的政策和使用的法律,第二代人面對如何讓「一國兩制」落地、扎根,未來就要面對如何深化「一國兩制」實踐及破解「一國兩制」實踐中遇到的難題,將「一國兩制」事業推上新層次。
未來靠港青承擔歷史責任
放眼將來,王振民指「一國兩制」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就要靠現時的青年承擔歷史責任,發揮積極作用,希望他們認真學習、把握「一國兩制」及香港基本法,處理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加深對國家的全面認識和深入了解,「既看到國家的不足,我們國家畢竟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制度上不健全,但我們總是要對未來抱有希望,我們國家還在改革、還在進步,要全面認識祖國,既要看到不好,也要看到祖國改革開放40年來巨大的進步,這樣才能夠在祖國的大背景下為香港找到合適的定位,推動國家和香港的發展。」
「如果一樣的話,我來看什麼」
他又強調,國家從來無計劃把香港「內地化」,「很多人擔心,你們強調『一國』,是不是不要『兩制』了,我在很多很多場合一再地講,我們真心希望香港的『兩制』能夠發展好、建設好,國家從來沒有計劃把香港『內地化』、把香港變成內地,因為如果香港變成內地,跟內地一模一樣,香港將失去價值。」
他指出,很多內地學者來港交流、遊客來港旅遊,就是希望看到跟內地不一樣的香港,「如果一樣的話,我來看什麼,我為什麼來香港交流,沒有交流的必要。」
王振民表示,國家希望香港把自己的優勢、特色充分發揮出來,認為這是「一國兩制」真正涵意,而內地有很多方面要借鑑香港,包括市場經濟和近年的廉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