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大學數據解碼】「銀彈」搶學者 人工「天與地」

2017-05-29
■理大「打工皇帝」年薪達825萬至840萬元的水平。 資料圖片■理大「打工皇帝」年薪達825萬至840萬元的水平。 資料圖片

教界批「買花瓶」愈出名愈貴 年輕學者慘過中學教師

在全球化競爭趨勢下,香港各大學近年紛紛出動「銀彈」攻勢吸引頂尖學者,令教職員薪酬亦水漲船高,大學「高薪族」增長情況驚人!根據8所資助大學的最新財務報告,年薪180萬元以上的高薪教職員去年超過1,710名,比起5年前不足650人激增達1.66倍!有教界中人坦言,現時大學內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部分年輕學者薪酬甚至比中學教師還不如,質疑以高薪聘知名學者的做法「買花瓶」,實際作用未必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各大學每年的財務報告都特別列出年薪180萬元或以上的高薪教職員人數,根據8大近日陸續公佈2015/16年度財務報告,其「高薪族」多達1,716人。

香港文匯報進一步翻查過去5年有關資料,更揭示大學「高薪族」持續驚人增長,與2010/11年8大共644名高薪教職員相比,5年間增幅逾1.66倍。

而依大學計,2015/16年香港大學的「高薪族」人數及增幅均為最多,由2014/15年度382人大增30%至496人;而中文大學則增加了一成多至366人。

另外,各大學財務報告均有列出最高薪教職員薪級,港大、科大及理大的「打工皇帝」年薪均超過660萬元,而理大更達825萬至840萬元的水平(見表)。

數年凍薪 難追通脹

談到薪酬待遇問題,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副主席鄭利明直言,本港學者待遇十分參差,校內貧富懸殊愈見嚴重,部分年輕學者或因評核表現及其他原因,入職數年亦不曾加人工:「結果停留在起薪點,追不上通脹,待遇比中學教師還不如。」

而同一時間,各大學仍樂於花大額金錢在全球聘請知名學者,鄭利明質疑做法猶如「買花瓶」,主要用於提高大學名聲,未必能有效推動教研,是為「面子」多於實際作用。

張民炳:表現不可只靠錢衡量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則認為,大學以高薪表達對人才的重視無可厚非,但從資源分配的角度而言,學者的表現不可只以金錢衡量,長遠地應改善教學、研究環境,亦要確保學生對老師予以尊重等,不可當薪酬為「萬靈丹」。

對於「高薪族」大增,港大回應指校方以具國際競爭力的薪酬和其他條件配套招聘教研人員,全球吸納人才;而每年教職員薪酬調整,會參考公務員薪酬調整水平而作出。中大則指在釐定不同職級員工的薪酬水平時,會參考市場情況、公務員的調整薪酬安排等,亦會按績效評核向員工發放增薪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