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通識把脈】AR潛力無限 促學生自主學習

2017-05-29

約在一年前,一款捉精靈的手機遊戲大行其道,熱潮遍佈歐、美、亞等多國。同時,亦將擴增實境這一個全新的科技名詞帶到我們的視野之中。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是指對現實中的資料進行增補。方法是在現實空間之中,加添虛擬的資料內容,並呈現在畫面上,就是真實環境和虛擬物件同時並存在同一個畫面之上,虛擬世界能與周圍環境直接互動。那麼上述科技的出現又如何有助於通識教育科的學與教之中?

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曾表示,AR的發展潛力無限,未來人們將「每天都有AR體驗,這將會成為生活一部分」。而讓學生的學習方法融入現實世界之中,就是最好的方式。

掌握更多資訊

以通識科經常舉行的社區考察為例,學生在準備考察時,傳統掌握資料的方式不外於閱讀或聆聽文字資料,觀察圖片和影片。但透過AR技術,教師可以預先利用 Aurasma 等應用程式,預先輸入不同考察地點的資料。然後,學生透過隨身電子設備,在學校或社區之中,觀看或掃描相關的事物,如社區設施或歷史文化地點。

其時,熒幕上就會出現虛擬的影像或文字,協助學生掌握更多現實環境中所看不見的資訊,提高學習的效率。

與此同時,AR技術更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科技發展日漸成熟的情況下,學生只需要簡單的利用智能手機,就可以參與拍攝虛擬實境。

以能源科技與環境的課題為例,學生可以分組到社區不同的回收點,綠化設施或舊區地段進行全境拍攝。

經後期剪接及製作後,只要同學佩戴可以套上手機的Cardboard或其他的虛擬實境顯示裝置,便可以看到360度全境影像,有如進行實地考察一樣。

學生主導學習

配合上述兩項技術,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一本「活的教科書」。教師在教授相關課題時,可以指示學生利用應用程式,在教科書上加入他們拍攝的影片、照片,以增補書本的不足;甚至讓他們設計相關議題的動畫或互動遊戲,再插入相關課文之上,讓學習不受文字限制,變成由學生主導,以配合新世代學習群體的需要。■洪昭隆 天主教培聖中學通識科教師及公民教育統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