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現了空前有利的形勢。4月28日,意大利人民舉行起義。4月30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結束。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盟軍步步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美軍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三天後,第二顆原子彈襲擊長崎。8月9日,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向日軍關東軍發起進攻。8月15日,日本全境廣播了天皇的《停戰詔書》,瘋狂的戰爭機器終於停止運轉。
1945年4月25日,重慶大公報頭條大字標題的光芒:「奠立世界和平基礎,舊金山會議今開幕」。旁邊配發的社評《祝舊金山會議》,開篇即充滿激情地呼喊:「舉世矚望的舊金山會議,今天開幕了,萬國衣冠之盛,世界和平之望,繫此一會。我們赤誠祝禱此會之圓滿成功,並願歷史將永誌1945年4月25日為人類解放的一天!」
胡政之留名聯國憲章
6月26日,《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在美國舊金山退伍軍人紀念大廈大禮堂舉行。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顧維鈞及王寵惠、魏道明、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董必武、胡霖(胡政之)依次簽名。舊金山會議中國代表團由十人組成,時任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是其中唯一的報人。
簽字之前,胡政之提議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筆、硯、墨來簽字,得到中國代表團一致贊成。大公報並曾介紹:「國際外交與世界性公文,以中文簽字,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實因此次舊金山會議中,中文業經公認為國際會議五大正式語言之一」。
投降消息轟動山城
1945年8月15日清晨,標有特大字號「日本投降矣!」的《大公報》出現在重慶街頭,讀者爭相購買,山城一片沸騰。這一天的《大公報》,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45年9月2日,人們懷着激動的心情,見證一個期待已久的歷史時刻。這一天,日本正式向盟國簽字投降。美國將軍麥克阿瑟、中國將軍徐永昌等代表盟軍受降。大公報記者黎秀石拍攝下了現場的珍貴畫面。黎秀石站在軍艦的第二層甲板上,正對着放在主甲板上的簽字桌上,相距約16米,居高臨下,用照相機把日本投降和盟國受降的扣人心弦的歷史性鏡頭一一拍攝下來。
在密蘇里艦上簽訂投降書的時候,現場的三位中國記者當中有兩人來自大公報,除了黎秀石,另一位是朱啟平。兩位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英勇記者將這歷史的一幕詳細記錄下來,分享給不在現場的億萬國人。
朱啟平寫道:「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我在日本東京灣內美國超級戰艦『密蘇里』號上,離開日本簽降代表約兩三丈的地方,目睹他們代表日本簽字,向聯合國投降。這簽字,洗淨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的奇恥大辱。這一幕,簡單、莊嚴、肅穆,永誌不忘。」朱啟平給這篇文章起了一個簡潔而充滿深刻寓意的標題──《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