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浸大研天灸調經絡治鼻敏感

2017-06-14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研究助理教授鍾麗丹博士。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陳鳳鳴 攝■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研究助理教授鍾麗丹博士。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陳鳳鳴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陳鳳鳴)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昨日發佈了天灸治療鼻敏感,有關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臨床部研究助理教授鍾麗丹表示,透過天灸治理鼻敏感有助改善患者的鼻癢症狀和提升生活質素。

鼻敏感是由炎症性過敏反應所引起的眼部和鼻部的一系列症狀,主要成因是吸入過敏原等所引致。

現時鼻敏感患者佔全球人口10%至20%,患者通常接受常規對症治療或免疫療法,然而治療效果未如理想。

從中醫角度而言,鼻敏感是由外邪侵襲、腑臟虧虛和體質偏頗所引致。中醫治療鼻敏感通常內服與外用兼行,當中包括天灸療法。天灸療法又稱「草藥敷貼」或「穴位敷貼」,採用對皮膚有較強刺激作用的中藥粉末貼於穴位或患處,使局部皮膚充血、潮紅或起泡,藉由熱刺作用達到激發經氣、調理臟腑的治療效果。

天灸療法相對西醫而言,是一種作用迅速、使用安全及副作用少的療法。

浸大中醫藥學院去年夏天共招募138名合資格患者進行臨床研究計劃,藉以評估天灸療法治療鼻敏感的療效及安全性。參與研究計劃者分為三組(天灸組、安慰劑組及等待/對照組),年齡介乎18歲至68歲,病程為兩年至45年。

參與者接受了為期四周、每周4次的治療,其間研究人員合共進行了6次症狀評估。其中天灸組所接受的治療以白芥子、甘遂、麝香等專門用以治療鼻敏感的天灸藥物。

安慰劑組的治療則以含有糯米、黃豆等處方為主。兩組所施的天灸穴位均以大椎、肺俞和腎俞為主,從而達至調暢氣機、宣通鼻竅及補益肺腎的功效。

鼻癢症狀改善率超過四成

鍾麗丹指出,參與研究計劃的患者在接受四星期治療後,天灸組患者鼻癢症狀較其餘兩組明顯改善,平均改善率超過四成。另外,在活動、睡眠、鼻部症狀等生活質量方面,天灸組與安慰組的表現較等待/對照組明顯改善,總體平均改善率為22.6%。

鍾麗丹續指,研究團隊打算把參與研究計劃人數增加至600人,並進一步探討天灸治療鼻敏感的機理。她表明,天灸治療鼻敏感的優勢在於調整患者的體質並有持續的效果。此外,她建議鼻敏感患者注意日常飲食,忌吃生冷、辛辣食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