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太平紳士
習近平主席的香港之行,不僅通過各種活動表達對港人的關愛和支持,而且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所總結的那樣,這次習主席香港之行,有六方面的重要成果和重大意義:一是展示關懷、二是體現支持、三是闡明政策、四是正本清源、五是指路引航、六是加油鼓勁。港人不會忘記習主席的諄諄告誡:祖國是香港的最強大後盾,「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最佳保障,香港需擺脫泛政治化漩渦,專心用好「一帶一路」、大灣區、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機遇,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必定可以再創輝煌!
習近平主席昨結束了三天的香港之行。短短三天,習主席視察內容豐富,不僅出席了20場活動,而且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回顧香港回歸20年的歷程,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積累的豐富經驗,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讓港人能以此借鑑,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展示關懷體現支持正本清源
習主席在香港的一系列活動和重要講話,總結而言,可歸納為六大重要意義。
一是展示關懷。習主席在所有講話中,均顯示了對香港發展、香港同胞的關懷,念茲在茲希望香港能發展得更好,讓東方之珠重現光明。正如習主席甫下機所說的「香港一直牽動着我的心」,印證了習主席及中央領導人對香港的關切之情。
二是體現支持。中央對香港的關切,並非只是一紙虛言,而是身體力行地實踐。習主席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和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定的簽署,宣佈開通「債券通」等,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帶來實質性的支持。這些協議有利於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戰略,提升長遠競爭力,意義重大。中央對香港的厚愛、支持,可見一斑。
三是闡明政策。習主席重申中央會堅定不移堅持「一國兩制」,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一國兩制」是香港發展的安身立命之本,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習主席的公開保證,有力提振港人信心,掃去社會疑慮。
指路引航加油鼓勁共謀發展
四是正本清源。近年來,香港社會「港獨」、「自決」等泛起,威脅着「一國兩制」的根基。習主席的七一講話,明確劃出了不允許觸碰的三條底線:一是不允許危害國家主權安全;二是不允許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區基本法權威;三是不允許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習近平清楚劃出這三條底線,對於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和實踐意義。
五是指路引航。不用諱言,香港正處矛盾多發期,發展步伐有所放緩。習主席提出「四個表率」為港人指明方向,為解決社會種種矛盾提供了可行辦法。政治上,「一國兩制」是香港榮枯所繫;經濟上,深化與內地合作,是大勢所趨;社會上,維護和諧穩定,反對泛政治化影響,是攜手發展的關鍵;未來發展上,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如何幫助他們確立正確價值觀、解開困局,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前提。
六是加油鼓勁。習主席提出「三個相信」,呼籲港人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鼓勵港人團結一致,奮勇向前,克服困難。事實上,面對香港發展放慢、樓價高企等矛盾,有些人漸漸失卻昔日同舟共濟的精神,失去獅子山下的奮鬥精神,只懂自怨自艾、或是將問題推諉他人。港人必須重拾鬥志,齊心共謀發展。
習主席的視察行程雖已結束,惟其講話內容,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深入領會、仔細咀嚼。確實,「一國兩制」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形勢、新挑戰,令部分人對香港前景感到憂慮。可是,港人不必灰心氣餒,祖國是香港最強大後盾,「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最佳保障。回首過去二十載,經歷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全球金融海嘯等難關,國家總是適時伸出援手,扶香港一把,幫助香港克服難關。香港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只需恪守「一國兩制」的優勢,自然不必畏懼眼前困境。
團結一致抓住機遇再創輝煌
香港的發展機遇處處,「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西九文化區等項目,均有利香港經濟更上層樓。問題是,泛政治化漩渦波及香港,拉布、政治攻訐等無日無之,阻撓特區政府施政,拖慢發展步伐,對香港有害無益。港人應盡快擺脫泛政治化漩渦,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習主席對港寄望甚殷,港人應團結一致,力求發展,不負厚望,努力推動香港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