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激情凝聚,昇華永恒,在青島參觀了奧林匹克帆船中心,這個作為2008北京奧運帆船比賽的城市,建起一座以帆船為主題的奧運博物館,彰顯了城市的特色,把奧運在青島的足跡永久留住了。
中國帆船奧運金牌得主殷劍的帆板、奧帆賽各級別冠軍的手印和簽名,火炬手捐出的原版火炬、奧運金牌。除了傳統的圖片、實物展示、多媒體的電子書外,還有現代奧運會資料庫,所有中國奧運冠軍資料,更有球幕動態展現了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路線,內容相當豐富。
在一列奧運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前,青島的朋友熱情引領我們,「這是你們香港的區旗,可以留影呀﹗」作為香港人有點心酸,我們也有李麗珊,都曾有過這樣的奧運激情,但激情過後,鏡花水月不留痕。
當年京奧大部分比賽項目都在北京,足球項目分在天津、上海、瀋陽、秦皇島進行,帆船比賽在青島,馬術就給了香港。成為北京奧運分場賽的城市,視為國家榮耀,都由第一把手掛帥。但香港的曾蔭權特首並無親力親為,卻把主理奧運馬術場的帥印給了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當年已是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港視察北京奧運香港馬術場地,宣傳了無氣氛,民間雖有企盼,但熱不起。只有傳送火炬,得民間參與較為熱鬧。
在協辦京奧及殘奧馬術比賽後,當年政府及香港賽馬會先後宣佈成立奧運主題公園及香港奧林匹克博物館,但至今並無兌現。大批當年奧運「遺物」包括聖火火盆、奧運五環標誌及奧運吉祥物散落各地,香港辦奧的歷史漸被隱沒遺忘。
不是香港人能力不如人,只是香港這十年陷入政治紛爭,很多事情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習主席寄語香港人,「蘇州過後無艇搭」,千帆過盡,歲月無聲,能甘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