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百家廊】閱讀的隱喻(下)

2017-07-25

鍾 倩

最初的時候,我與很多人一樣,遇見名人或大家,便想上前問個不停,「您能給推薦幾本好書嗎?」平日裡看報、讀書,會格外注意薦書訊息,作家書單,閱讀排行榜等,記錄下來,回頭去買來讀,不惜代價又滿臉亢奮的模仿,內心充斥蚅躟爣動的成功詭計。

直到自己出了兩本文學書籍後,我才慢慢懂得,別人的書單永遠屬於別人,自己的閱讀書目,不僅得益於嗜好與興趣,更多的是源自精神譜系,不可複製,獨一無二。恍然間,我有種被上當的感覺,但是,這些嘗試往往是我們精神野蠻成長的必經之路。

「閱讀有捷徑可走嗎?讀書的步驟與方法,速讀的技巧與流程都有哪些?」很多現代人急於獲得快速的入門路徑與速讀的獨門秘籍,以此變現成有價值的知識,看到報償和回饋。如果讓我來回答,那麼就是,閱讀的捷徑就是閱讀,閱讀的方法還是閱讀,速讀的技巧可以說仍是閱讀。

閱讀就是最美的遇見,最好的體驗。有三個閱讀者令我記憶猶新,或許我們從中能夠找到答案。

第一個是博爾赫斯,《閱讀史》的作者曼古埃爾,曾為失明後的博爾赫斯當過兩年的唸書人,他的一段回憶使我入了迷:「在那間客廳,在一尊皮拉西的圓形羅馬廢墟雕刻下面,我朗讀吉卜林、史蒂文森,亨利·詹姆斯,布羅克豪斯德文百科全書的一些條目,馬里諾和邦契斯以及海涅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其實他早已熟記,所以,常常我一開始朗讀,他猶豫不決的聲音就會揚起,開始背誦起來,他的遲疑只是在韻律,不在於字句本身,後者他可能記得一字不漏)之前,這些作家的作品我所讀不多,所以這道儀式顯得特別古怪,我靠荇埧爸茷麙舅@部作品,正如同其他讀者利用眼睛一樣,博爾赫斯使用他的耳朵來掃描書上的每個字,每個句子,每個段落,以確實他的記憶無誤。當我朗讀時,他會打斷,評論那段文字,這是為了將其銘記於心。」

這樣的朗讀,陶醉又迷人,堪比福樓拜的驚人抄寫。抄寫是另一種朗讀,無聲的朗讀,「好像只有在高低抑揚的朗讀聲中,思維寶藏的洞窟大門才像聞聽咒語般應聲打開。」一九八零年,福樓拜在給友人的信中袒露:「你可知道我為了我兩良友,必須吸收多少冊書籍嗎?超過一千五百。」他們正是《布法與白居謝》中的兩位主人公。

第二個是《懺悔錄》作者聖·奧古斯丁。有一天,他去見米蘭主教安布羅斯,有個驚愕的發現。「當他閱讀時,他的眼睛掃描荇悜間A而他的心則忙荍銗X意義,但他不發出聲音,他的舌頭靜止不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訪客通常不需通報,所以,我們來拜訪他時,常常發現他就這般默默地閱讀荂C無論他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他一定有他的道理。」如此閱讀,在今天無疑已經成為「老古董」,但是,閱讀態度是精神世界的一塊晴雨表,它映射出思維的瑰麗與探索的豐饒。

第三個是博爾赫斯的作家朋友馬塞多尼奧·費爾南德斯。「馬塞多尼奧·費爾南德斯,一個天才......這天才不總是體現在他的作品中而常常在他近乎無聲的談話中閃現出來,你如果沒有頭腦就沒法同馬塞多尼奧·費爾南德斯說話。馬塞多尼奧·費爾南德斯以他的寧靜使我們大家受益,甚至我,也變得機智了許多。他說話聲音很低,但無時不刻在思考,他不考慮出版,我們背茈L出版他的著作,他只把寫作當成一種思考的方式。」

人類的思維世界向來不存在終極答案,因此,思考理應成為常態,一種可持續的飛翔,也可以說是不停歇的航行,擁有看不見的驅動力。這就是我們生存的意義所在:生命不息,閱讀不止,無論哪一種方式或姿態,適合你的便是最好的。這種經驗,伴隨年齡的增長而加深與變幻,不同年齡的閱讀體驗是不同的:童年時期懵懂無知,卻是最誠實、最本真的閱讀,你看那些幼兒園的孩童,哪個孩子的閱讀不是好玩當道?等入了學後,閱讀便轉向課本、故事,小學、中學、大學,似乎愈來愈沒有時間自由閱讀,讀的書包括課外書都是被統一定製的,為了考試、升學、作文、應辯等,長此以往,這不啻於一種災難,「帶來人自由心智的委頓和書籍的瘟疫性浩劫」。

大學畢業,走出校門,再談閱讀,彷彿有種無所事事的嫌疑,身後是生計的鞭子、買房的大山、養老的陀螺,哪有閒工夫去讀書呢?直到受挫、遇坎、劫難後,往往才會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人活一生,最終活得是個精神,那些身外之物、那些金錢陷阱,都是絆腳石,只有沉溺在書籍的世界中才能尋求到某種慰藉,某種溫情;此時的閱讀,不再追風,不再功利,如唐諾先生中年閱讀的感受:「你得到了某種平等,對書籍的仰望程度在時間中緩緩微調,如今已大致呈現平視、不弄酸脖子的人性角度,閱讀亦從下對上的學習轉成平輩之人的對話。」毫無疑問,人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讀書,其實也是讀人、讀這個無常而斑斕的世界,從而早日獲得一份免費的精神指南,以能夠獲得重生。

所以,你不用做任何準備,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當你放鬆下來,保持安靜,這就是最理想的思考空間,思考漫漶時間的縫隙,四季輪迴,就會凝結成智慧的結晶。而經常閱讀那些有難度的書,則是精神向度的開掘,哪怕短時間內讀不懂,但某個眼界的打開、某種路徑的探幽,就在你的不放棄中,寧靜杳遠的知性光暈往往只有最忠誠的閱讀者才能看到。

我的閱讀,龐而雜,慢亦快,堅持做筆記,邊讀邊思考。我很喜歡一些先人與名家的閱讀故事,比如,余華中學時連夜抄寫《茶花女》的經歷,黃永玉年輕時躺在圖書館地氈上閱讀,這些令我感動不已,又激勵鼓舞荍琚C當然,很多困惑與問題,在海量的閱讀中會迎刃而解,產生共鳴,只要你能夠沉下心、肯吃苦。

某種意義上說,閱讀的道路就是精神的高原,而每位閱讀者的精神世界中,必會有幾位親密友人:像齊邦媛、張曉風、簡媜之於我,便是心靈盟友,像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之於我,便是隔空對話......在閱讀中成為移民,在思考中成為公民,閱讀的隱喻歸根結底便是靈魂的趕路,虔誠、敬畏,還要持續進行,這個過程就是閱讀本身。

如果要問我閱讀的姿態與收穫,我願意借用馬爾克斯的話回答:「我對梅賽德斯(他的妻子)實在太了解了,以至於我簡直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她究竟是什麼樣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