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敢觀舞台:舞蹈交流又添新事 西九攜手麥葛萊格 獨立舞者眾籌出賽韓國

2017-08-05

文:聞一浩(本欄由本地知名評論人聞一浩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七月傳來兩則消息:西九文化區宣佈與Studio Wayne McGregor(韋恩.麥葛萊格工作室)簽署了舞蹈交流及合作協議;另外,兩位本地獨立舞蹈家藍嘉穎與陳偉洛將以展演方式籌募八月底去韓國參賽的旅費。令我想到香港現時舞蹈發展的走向與獨立舞蹈家面對資助制度的問題。

西九文化區與韋恩.麥葛萊格工作室的合作,可說是這幾年西九舞蹈部門積極推動舞蹈人才培訓,以及跟世界舞蹈中心發展網絡銜接的進一步發展。過去幾年,未有場地硬件的西九文化局表演部門積極為「開館」作準備,其中舞蹈部門邀請不同海外藝術家來港舉辦工作坊之外,又與海外舞蹈機構合作創意交流計劃。在麥葛萊格工作室合作計劃之前,西九舞蹈部門已先後與芬蘭及澳洲的舞蹈中心和機構開展了三年舞蹈交流計劃,雙方資助各自的編舞/舞者到當地留駐交流,認識不同文化地域的舞蹈發展和潮流。

麥葛萊格2015年與團隊來港主持了多個工作坊,相信為這次計劃埋下種子。那次由他親自主持的工作坊,主要學員來自香港舞蹈團。這個同樣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包括了舞蹈家留駐交流、工作坊、論壇、講座、課程及研討會等多方面。其中,已展開的首個項目,便是安排了當年有份參加工作坊的香港舞蹈團舞者李涵及何泳濘前赴倫敦,進行為期三周的留駐計劃。

回看芬蘭及澳洲兩個計劃,獲資助交流的都是獨立舞蹈家,這次則是兩位旗艦舞團的成員,可見西九舞蹈部門的確是嘗試作多方面的軟件發展,雖然舞蹈生態不是一個機構可以扭轉,但希望這些舉措可以慢慢促進生態的轉變。

而另一個與韋恩.麥葛萊格工作室合作,亦於今年開展的項目,便是西九與海外多個國家舞蹈中心及藝術節共同委約麥葛萊格創作全新作品《自傳》(Autobiography ),今年十月於倫敦首演,西九的新聞公佈說預計2019/2020年在港上演,讓人蚢窵虧搳C

而香港獨立舞蹈家藍嘉穎的《時差》、毛維及黃翠絲的《原》,以及陳偉洛的《納迷比亞伊利沙白飛鬣蜥鬗s上溫泉游水,石底發現梵高唱緊歌》,均入選了八月底在韓國首爾舉行的NDA國際舞蹈節獨舞及雙人舞決賽。藍嘉穎與毛維及黃翠絲的作品,分別為2015年及2016年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的作品,首演時的評論均不錯;至於非香港演藝學院訓練出身的陳偉洛,過去兩年在歐洲進修舞蹈,看過他其他演出的錄像,感覺不錯。

這次決賽,大會是由五十個亞洲區內的參賽單位選出十隊,香港代表佔了三隊,成績可算不俗,但因為結果在六月才公佈,並未能符合藝術界主要資助機構藝術發展局現有的文化交流計劃資助制度的要求:現行制度是資助申請必須於每年的四個截止日期前(三月、六月、九月及十二月底)遞交,酌情處理也要於計劃舉行前三個月提交申請。而藝發局也不接受審批期間已開展或已完成的計劃申請。

雖然,面對大量的資助申請,藝發局是必須實行一套制度以冀有效率地處理,但在酌情處理上也許可以有更大的彈性─尤其是遇上這次舞蹈比賽的情況,因為外在的環境因素影響,不是在藝術家可以控制的情況下而遲交申請─讓藝術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甚至接受已開展的計劃申請,協助藝術家把握每個發展及交流機會。

沒有了藝發局的資助,這次入選決賽的三個單位中,藍嘉穎與陳偉洛聯合舉辦一個名為《比賽前夕》的作品展演,眾籌旅費。兩個單位將演出各自的參賽作品,由入場的觀眾自行訂價。說起來,這半年已有三數個演出或海外交流計劃採用眾籌方式,除了因為想打破資助制度的框限,我想還有一試其他經費途徑的可行性。不過,這次《比賽前夕》並沒有訂明籌款的目標,而前赴韓國的旅費應該也不會太龐大。因此,舉辦這次活動除了籌款之外,可能真的想藉此集氣,爭取大家的支持,畢竟他們也是代表香港出外競賽,同時反映現在制度的局限。

不管怎樣,很高興有機會再看《時差》和觀看陳偉洛的現場演出,也希望本地舞蹈家有更多外出交流,讓海外舞壇認識香港舞蹈現狀的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