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2017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會議昨日在雲南昆明召開。據中新社的報道顯示,與會者包括國際組織專家和梵蒂岡教皇科學院執行院長。此前官方的公開報道顯示,今年2月,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與其他中國代表員一起,參加了由梵蒂岡教皇科學院主辦的「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
器官捐贈登記近30萬人
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近30萬人,完成器官捐獻案例已累計超過1.2萬例,捐獻大器官超過3.45萬個。其中,有5名外籍人士在中國逝世後捐獻器官。
黃潔夫在昆明的會議上表示,中國現有器官移植醫院是173家。隨着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的發展,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目前,中國公民去世後自願捐獻器官數量已經躍居亞洲第一,每百萬人口的實際器官捐獻率由2010年的0.03上升到2016年的2.98。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的改革經過10多年來的艱苦探索,走出了一條既體現國際慣例、又結合中國具體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道路,形成了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
專家批駁「活摘」謠言
與會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移植協會、國際器官捐獻與獲取協會等國際組織專家和梵蒂岡教皇科學院執行院長,以及國外專家充分肯定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對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組織散佈的所謂「活摘」謠言進行了批駁,他們希望中國在國際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發展中不斷分享中國經驗,發揮領導作用,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