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反思讓旅遊更美好

2017-08-28

狸美美

最近的一個國際熱點是西班牙正在上演大規模反旅遊抗議,而且頗有蔓延到整個歐洲之勢。

報道說,去年西班牙的遊客數量創下7,560萬人次的歷史紀錄,不受控的遊客數量增長以及Airbnb等短租網站的崛起,不僅打亂了當地房地產市場,更破壞了環境,讓本地人「無法安居」;甚至「旅遊恐懼症」已經成為這個夏天,歐洲人最大的特色。

與此同時,遙遠的日本,曾經一度是國民旅遊心態成熟的代表--當年內地遊客買空了日本堵死了銀座時,日本人民非但沒有表示不滿,反而積極拓寬旅行巴士停車地,日本國民在接受訪問時也表示感謝中國遊客拉動了日本經濟,與當年兩地矛盾正盛的香港形成明顯對比。

而即便是這樣以成熟心態著稱的日本,最近也似乎有了小情緒-媒體報稱,「日本政府為籌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投入了大量資金,而在消除日本國民潛在的反旅遊心理方面,政府投入了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因為「日本人雖然出於民族特性對外國人表現得彬彬有禮,但並不喜歡外國人,雖然這與種族主義或者排外主義無關。」

反對者最大的憤恨點主要集中在幾個:第一,安靜的居民區逐漸被侵入得愈來愈多,打破了正常生活的寧靜;第二,愈來愈多的區域成為「旅行者的××」,比如香榭麗舍大道、尖沙咀彌敦道、王府井大街等等,原住民們的生活空間被嚴重擠壓;第三,影響城市的審美慢慢趨向迎合討好遊客,建造出一堆不倫不類卻適合拍照的爆點景點;第四,產業區同,獨立小店被扼殺,取而代之的是遊客所需的連鎖商家,比如香港滿街的莎莎和藥店。

說到這裡,必須要反思一下這波反旅遊浪潮的構成原因,有意思的是,它直指了Airbnb等短租網站的興起。Airbnb,住房界的「共享」體現。有了它,遊客不僅可以「深入體驗當地人生活」,費用更是比同質素酒店便宜三成到一半,且分分鐘住上幾十平米的整棟House。

Airbnb對旅行者來說是一個非常美妙的神器,但劍卻都有雙刃,對「被旅行者」來說,卻是不折不扣地入侵生活領地--比如你清早迷迷糊糊倒垃圾時,從旁邊家門出來的不是早已熟悉的鄰居老王,而是陌生的背着大包小包的奇怪傢伙,更隨時有可能突然舉起相機對你咔嚓一陣。而便宜的房價,意味着旅遊成本的減少,既然沒有那麼昂貴了,那歐洲走起啊﹗這也是遊客人數無法受控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Airbnb還有更複雜的情況。隨便在google搜索Airbnb最近的新聞,會看到各種奇葩事件,比如有假遊客真販毒,利用不知情的房東傳送毒品;比如有變態房東給房間裝了針孔攝像機;比如單身女住客被房東性侵;還比如有港人偷偷把公屋居屋拿去放短租,從而一舉違反了香港稅法、大廈公約、銀行違約、保險失效等等。

雖然抗議聲勢浩大,但世界旅遊組織仍在積極捍衛這項無煙工業,並在積極反思中提出系列建議,包括遊客避開熱門景點、減少季節性出遊等。而Airbnb的進一步科學管理無疑也是未來的重點工程。

雖然確有困擾,但行百里路是人類的愛好,亦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全球宅家」不現實,積極的反思改善才能讓旅遊更美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