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愈來愈少學校開設中國文學科,該科可說是逐漸式微。「溫『故』知新」第一次與大家會面,筆者希望以說故事的方式,以多個文學作品作為例子,讓各位了解中國文學中用典的手法,順道說明該典故的內容及意義,使就算沒有修讀文學的讀者,也可以通過此專欄略知一二。
俗語「拋書包」是用來形容說話時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人。文學家引用典故,原理就像「拋書包」一樣,把一些古事、故事融入作品當中。他們運用的故事,就是「典故」,而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用典。
多典故增加難度
那究竟什麼是典故呢?以下幾本權威詞典有差不多的解釋。根據《辭海》所述,凡「詩詞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就是典故。
《辭源》:「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而《現代漢語詞典》則有言典故乃「詩文裡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要數運用典故最多的文學作品類別,就一定是詩詞,學生認為詩詞難以理解正因為這個緣故。
詩詞本言簡意賅,學生除要掌握字面意思之外,又要理解當中典故的意義,這無形增加了讀詩的難度。
為什麼文學家,尤其是詩人喜用典呢?首先,詩詞有一定字數限制,太多話要講,倒不如利用前人的故事代替冗長的文字,讀者看到故事,便意會到當中的道理。其次,我國文學傳統喜隱晦,「畫公仔畫出腸」從來都不是受歡迎的。
利用典故,變相不是作者直白說出來,這種委婉營造出一種「美」。且看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反用其意勸歸隱
最後一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乃運用了《楚辭.招隱士》的典故。
《招隱士》主要描寫山中森然恐怖的景象,作者極寫山裡的環境寂寞可怕,兇險非常,當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幾句,正描述了荒草叢生的深山環境,強調「不可以久留」,希望招隱居山中的隱士(王孫)回家,不要再留在山中。
然而,王維卻反用其意,先寫了山中水清月明的寧靜環境,更說任憑春芳凋謝,但秋色仍然很美,王孫不但不用馬上離開,更「自可留」在山中。
《招隱士》的作者本想招王孫出山入仕,王維卻極言山間之優美,推翻出山入仕之說,反映出他對卑鄙的官場的厭惡之情,表達出自己要離開官場歸隱田園的心志。這種用典卻反其意之寫法更見王維作法之高明。
其實運用典故不僅是古代文學家專有的權利,現代不少作家、填詞人也喜用典故,這不僅令讀者容易產生共鳴,亦使作品格調更上一層,日後筆者也會向大家作介紹。■吳一敏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