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適宜品質勝去年 供港檢測更嚴格
金秋時節與肥美的大閘蟹來一場「蟹逅」,對於鍾情美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場舌尖上的盛宴。昨日,2017蘇州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一隻隻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大閘蟹被捕撈上岸,美味的「蟹季」宣告到來。據預計,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將在1,200噸左右,較去年減少四成,價格亦將上漲。為了保證大閘蟹的品質,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全部戴上了全新的防偽鎖扣,出口供港的檢測亦更加嚴格。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夢璟 蘇州報道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自古至今,大閘蟹的鮮美引無數愛蟹之人「折腰」,而陽澄湖大閘蟹更因蟹黃肥厚、滋味鮮美等因素受到了熱捧。今年,在進一步優化陽澄湖水域生態環境的同時,陽澄湖大閘蟹的質量亦得到了提高,據蘇州市農委介紹,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整體個頭比往年大,「品質很高」:根據近日抽檢數據顯示,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平均規格為3.34両/隻,比去年同期增重約6.2%,其中雄蟹3.76両/隻、雌蟹2.92両/隻。
產量較去年少約四成
不過,為了淨化水質,實施陽澄湖生態優化,今年陽澄湖網圍養殖面積大大減少,由之前的3.2萬畝壓縮至1.6萬畝,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亦降低。據透露,預計全年的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將在1,200噸左右,較去年的2,000噸減少約四成。而由於產量減少,市場需求大,有業內人士預估,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價格或漲10%左右,供港數量亦料減少。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陽澄湖大閘蟹主攻內銷,出口數量本就不多,再加上產量減少,出口程序仍在跟進等,暫時未能確定今年供港大閘蟹數量。而順豐相關負責人亦表示,由於今年產量減少,「供港的數量肯定也要減少」。去年,香港特區食品安全中心在抽查中發現兩隻供港大閘蟹樣本的二噁英含量超標,引起了廣泛關注。此次,記者獲悉,為了保障品質,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分放種時、中期和捕撈前三個時期,由政府主管部門對各養殖基地的空氣、土壤、水質及大閘蟹的蟹種進行了抽檢。在檢驗環節將更加嚴格,增加了包括弗諾沙星、二噁英等共6項檢測。順豐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有關陽澄湖大閘蟹全套檢測以及通關報檢均已試點通過,公司亦升級冷鏈,開拓滬港、錫港包機,盼為香港民眾提供新鮮的陽澄湖大閘蟹。
「鎖扣」防偽保品質
而由於價格高,受歡迎程度好,不法商家將普通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的行為並不少見。為了更好提供優質蟹品,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將使用新版「鎖扣」式地理標誌保護防偽標識。據介紹,今年的防偽上有醒目的「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圖案和獨一無二的查詢號碼,相當於大閘蟹的「身份證」,食客可以依據查詢號碼進行相關檢驗,以確保購買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