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趙大明 天津報道 ) 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第19屆)日前在天津舉行。作為全球礦業高峰論壇暨展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至今已舉辦十九屆,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礦產勘探、開發交易平台之一。本屆大會以「弘揚絲路精神,共促礦業繁榮」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熱點,致力推進國際礦業合作。
來自世界主要礦業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數量達600家,涵蓋地質勘查、勘探開發、礦權交易、礦業投融資、礦山設備、冶煉與加工、礦業服務等整個產業鏈,其間並舉辦4場高峰論壇。
「帶路」倡議備受關注
本屆大會嘉賓涵蓋五大洲,其中尤以亞非拉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最為踴躍。特別是來自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非洲大陸各國賓客,以「非洲軍團」陣容參會,形成會場上獨特的風景線。大會共設42場各類專題論壇,其中半數左右與「一帶一路」熱點相關,「一帶一路」倡議及其實施也是非洲各國嘉賓關注的重點。
對「定價權」產生影響
大會期間,中國礦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正式成立,中國國際卓越煤礦瓦斯治理中心牌,顯示出中國在國際礦業分領域逐步發揮出主導作用。在大會期間的不同論壇上,嘉賓們均有指出,目前國際礦業的主要原材料,特別是鐵礦石、主要有色金屬等,定價中心仍然集中在歐美等地,但隨着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對國際礦業發展的積極推動,伴隨着中國精英企業持續擴大地「走出去」,國際礦業合作日益緊密,中國的「話語權」已對「定價權」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