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息紛爭棄陰謀 港前景更亮麗

2017-10-02
■左起:陳勇、盧偉國、何啟明及黃均瑜。 資料圖片■左起:陳勇、盧偉國、何啟明及黃均瑜。 資料圖片

各界解讀王志民講話 籲反對派理性討論政經民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發展有目共睹,但同時在多個議題出現紛爭。新上任的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日前發表的講話中,就勉勵香港社會要發展好當前的良好態勢,又形容香港剛經歷「成人禮」,正處於風華正茂、朝氣蓬勃的「弱冠之年」,「將會多一些沉穩、少一些喧囂,多一些堅定、少一些懷疑,多一些從容、少一些焦慮。」各界指香港近年確有波動,但只要摒棄紛爭、摒棄事事政治化及陰謀論,香港前景定會亮麗,又呼籲反對派於政治、經濟、民生、教育等議題上,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討論,並提出可行建議,勿再流於嗌口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社聯理事長陳勇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只要港人緊守國家憲法及香港基本法,並積極參與國家的「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倡議,藉此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的長遠發展的確予人極大信心,「但在短期方面,香港回歸20年以來,的確出現一些波動,發生了『佔領』行動、『旺角暴亂』、有人鼓吹『港獨』等,未來也很難確保這些偏離正軌的事不會發生。」不過,他認為只要市民經歷愈多,就愈能夠了解「一國兩制」是對國家、對香港最好的制度安排,令香港長治久安。

陳勇倡理性討論政改

反對派在2015年政改討論中,堅拒全國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最後更將政改方案否決。陳勇希望,反對派未來會就政改理性討論,提出可行建議,並舉例指民主黨在2010年政改中,頂住激進派壓力,願意與中聯辦官員溝通,最後香港政制可向前邁進一步,所有選民在立法會選舉都有兩票,反映只要願意商討、求同存異即可令香港進步,「但在2015年那次,要求溝通的是反對派,當中央打開大門,『門』的也是他們,因為他們受激進派綁架。」

盧偉國:社會免流於喊口號

經民聯主席、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指出,「一國兩制」是新事物,香港要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始終要經過學習過程,「20年以來,我們既有成績,也有需要繼續探究之處,而中央對『一國兩制』的立場是堅定的,故最重要是向前看,把握機會彌補過往不足。」他舉例指,香港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特區政府覓地要更積極,「不單是房屋,經濟活動也要土地,航運業也要,興建基建設施也要。」

他強調,土地問題及未來經濟發展何去何從等都是現實問題,需要透過政策制訂及實踐去解決,社會各方面需避免流於叫喊口號,「現時社會有很多偏頗意見,例如說到填海就一定不行,說到郊野公園就碰也不能碰,這些都是為香港發展訂下不可逾越的界線,當連討論、研究也不行時,這種態度是行不通的。」他同意王志民主任所指香港要少些喧囂、懷疑,強調理性、務實的討論十分重要。

何啟明冀反對派棄成見陰謀論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認為,近年香港有人對國家發展抱懷疑態度,甚至將兩地及「兩制」之間的差異大肆炒作,挑起內地居民及港人之間的紛爭,「這會令香港的一些行業受到影響,例如旅遊業及相關行業,令這些行業的基層從業員生活百上加斤,另外建造業也很受政治紛爭如拉布影響。」他相信王主任希望藉講話提醒香港摒棄紛爭,聚焦發展經濟,從而令基層市民生活得以改善。

他希望反對派放下一些成見及陰謀論,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討論民生議題,令議會重回正軌,又希望特區政府與反對派會有多些溝通,避免香港陷入無止境的爭拗。

黃均瑜:社會應「對事不對人」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就提到,近年出現校園政治化的情況,「無論是來自校外的衝擊,抑或是校內學生、教師本身的問題,近年都愈來愈多,但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校園應是寧靜的、容許學生做學問及『修身』的地方,而不是喧囂之地,叫學生高度參與政治甚至『平天下』,這遠遠不是中學生甚至大學生的責任。」

他明白社會對多個教育議題有不同意見,但應對事不對人,避免動輒就情緒化看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