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保險」,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買個保障」,但其實各類型的保險產品有不同的性質和作用,所提供的保障亦各有不同。不少消費者對此仍是一知半解,存在不少迷思,以致未能因應不同階段的需要安排合適的保障。
我現在的健康狀況良好,公司也有醫療保險,再買也是多餘?
雖然現代人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但新型疾病接踵而來,實在是防不勝防,一旦不幸患上疾病,住院和治療費用隨時超出預算。儘管不少公司會為僱員購買團體醫療保險,但所提供的保障未必完全切合自身需要,例如一般團體醫療保險不一定保障脊椎治療、物理治療或程序較簡便的門診手術等項目。
你亦需留意在轉工期間,以至試用期內可能會出現的「保障真空期」,不論大小病痛,醫療費用均需要自付。若此期間不幸患上一些較嚴重的疾病,新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有可能不受保這些已存在的疾病。此時,個人醫療保險便可發揮很大作用,時刻為你提供周全保障。另外,你要留意在職時所享有的團體醫療保障將會隨着退休終止,但醫療開支卻會隨着年齡增長上升,個人醫療保險可在需要保障的時候分擔退休後的醫療開支。
小心轉工真空期
不少單身人士認為自己尚未成家立室,即使不幸身故亦不會為身邊人帶來經濟負擔,所以不用購買人壽保險。
經濟負擔其實不僅來自伴侶和子女,如果你一直有供養父母的話,不知不覺間,你已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尤其是在父母退休後,一般會依靠子女供養,如果尚有樓宇按揭需要清還,責任亦自然會落在子女身上。若子女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那麼即使自己不幸身故,父母亦不至於頓時失去收入來源或為樓宇按揭貸款操心,讓他們可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即使投保人並非經濟支柱,無須供養父母或家人,人壽保險亦能發揮作用,用以支付殮葬費或傳承財富予摯愛。
保險與人生規劃息息相關,如要選購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必須從了解保險產品的基本特色開始。■大都會人壽保險產品發展部主管 阮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