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本為樂事,最驚打風暴雨,航班延誤或取消皆令人叫苦不迭。今年8月下旬,本港遭遇多次颱風,其中「天鴿」更是香港在本世紀以來第二個10號風球,直接導致近500班航班取消。許多買了旅遊保險的乘客即使浪費了時間,或許會認為還好有航空公司和保險公司可爭取賠償。實際上,上述兩者是否真會為旅客埋單呢?哪一間公司的保障更全面?索償時又有什麼技巧?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根據國泰航空公司的條款,若遇到惡劣天氣而導致航班延誤,可以選擇改期或退款。公司一般會優先選擇在合理時間內,通過改變行程,安排其他時段的航班或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或以雙方同意的其他運送方法,運送旅客至目的地且免收附加費用;如果改變行程後的價格和費用低於之前購買的機票價格,公司會退還差額。如果乘客對以上做法均不能滿意,則可以安排未使用機票部分的退款。
廉航改期 需手續費
不過,多數廉價航空公司在出票後不能退票,更改航班時亦要支付額外的手續費,還要再補足差價。上月「天鴿」襲港時,香港快運承諾可全數退款或更改飛行目的地之安排選擇。日本樂桃航空在天氣惡劣時,可支付約80元手續費再悉數退款。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旅客因惡劣天氣未能如期搭載交通工具屬於「旅程延誤」,幾乎在所有旅遊保險的受保範圍之內,受保人可獲得現金賠償,惟不同公司的定義和賠償金額不盡相同。
延誤賠償 美亞最抵
記者任意挑選了本港6間常見的保險公司進行比較,以單次出境旅遊計算,保費介乎156.7元至201元之間。一般延誤5小時或以上就可獲得現金賠償,上限介乎600元至6,000元不等。其中AIG美亞在航班延誤的賠償額最抵,每5小時可獲賠償300元,其後每滿10小時可獲700元;其他公司則每6小時可得200元至300元的賠償。
除了延誤意外,「旅程延誤」保障中還包括額外酒店住宿和損失旅遊費用等賠償,每細項再設賠償上限,一般介乎2,000元至10,000元不等。其中,昆士蘭和中國平安的保障款項十分有吸引力,旅費損失或未能趕上下一班接駁機的補償額均最高可達1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旅程延誤」一般是指旅客出境的時間,而不是以旅客踏出家門的時間開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