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 昨日紀】潮流髮型

2017-10-23

陶 然

對於髮型,一向沒什麼研究,更不用說講究了。在萬隆時,少不更事,一度以為潮流就是方向。當時是荷里活明星占士甸當道,以為那就是標準髮型,於是上學的時候,就學着抹了許多頭油,以至頭髮發光。

父母親也相識的一個常識課鍾姓教師,上課時邊講邊走,經過我的座位時,突然伸手摸了我頭髮一把,還笑着說,怎麼這麼亮?整個教室哄堂大笑,我則無地自容。小小的心靈受到巨大傷害,但又無法發作。課間休息時,我馬上衝到院子裡的水龍頭下,水喉大開,把頭上的髮蠟用力沖走,還我原本面目。此事對我弱小的心靈傷害極大,何況他又是我認識的人!

從此,一見到他遠遠走來,我就像見到鬼魅似的躲得遠遠的,不想跟他有什麼接觸。這一件小事,卻留下深深的烙印,我想,他也並無惡意,當時只是開玩笑搞氣氛,但沒想到對當事人的後果。

那時對髮型全屬好奇,並沒有什麼目的。後來才知道有什麼飛機頭、阿飛頭,有些調皮的男生跟着潮流剪了,我還是依然故我。上中學後,也不抹髮油,但有梳頭髮。回到北京,當時中學男生都不講究髮型,經常都是亂蓬蓬的任它自由生長, 最多只是隨手一理算數。我也不上理髮館,隨便請同學剪就是,有時碰到手藝差的,剪得不高明,就變成高低不平,也照樣昂起頭出出入入,並不自慚形穢。大概是身處男校,沒有注意男女之大防吧?後來上大學,才逐漸小心起來。曾經經過王府井,當時名聲很大的上海遷京的「四聯」理髮館,只是好奇地朝內裡望了一望,並沒有跨進去理髮,覺得那是貴價理髮館,不是作為學生的我所應該進去的。

忽然到了香港,當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從羅湖開出的火車經上水靠站時,見到車站上的年輕男女,男的留長髮、穿喇叭褲,女的波浪髮型、穿迷你裙,我們幾個剛獲批移居香港的歸僑學生,相比起當時內地的裝束,不由地慨歎不已。有一個肥佬,連聲說道,長了見識了!我自己,也擋不住潮流,住下來之後,也跟周圍的人們一樣,穿喇叭褲留長髮,並沒有一定目的,跟着環境走就是。

那實在是當時的差異,於今當然成了歷史。如今,迷你裙喇叭褲無復再見,可是,內地的服裝與髮型也與時俱進,變得多樣化起來。特別是比起往昔的女性紮辮子或清湯掛麵式髮型,如今已變得豐富多彩多了。或者可以說,變得富有個性得多了。

也許,髮型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不但是髮型,女性,甚至是男性,整容之說,特別是在演藝圈,不絕於耳。但又有什麼關係呢?臉蛋如何,只需對自己,或者是至親負責,誰又管得着了?就像髮型一樣,你就是想剪成雞窩頭,大概也是無妨。眾聲喧嘩呀,干卿底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