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記宗捷法師開示

2017-10-23

潘國森

「十.一」長假期到北京學習,開課前才知道今回宗捷法師因為抱恙而不參加。這次學習內容神奇精妙,師尊教誨大家好好學習,以期利他利己,同門皆大歡喜。後草一七絕以誌,題為《丁酉仲秋京華習禪易根源療法》:

燕臺學法此金秋,濟贊同寅樂未休。

傾囊傳功恩待報,師門德教五中留。

回港之後,忽然見在同門的智能手機討論群組中,有人發了「憶宗捷師兄」的信息。怪哉!好端端的憶什麼了?不旋踵即收到宗捷師往生的公告,人生無常呀!與宗捷師結緣是拜在「峨眉臨濟宗養生法」傅偉中宗師門下,我們的祖師爺是當代中國佛門大德巨贊法師,拙詩中的「濟贊」即是指此。宗捷師文武雙全,住持湖北雄安弘覺講寺,年齡比我少了一紀,在傅宗師門下卻是師兄。師父嘗笑言:「潘國森疾惡如仇。」此語無褒無貶,既未鼓勵、亦無勸退。

同門還有幾位出家比丘,都與俗家同門打成一片,經常有說有笑。當中有年輕法師長了一張娃娃臉,不似宗捷師隨和中仍見法相端嚴。有一日,宗捷師與幾位同門閒談,提及師父是巨贊法師的傳人,輩分甚高,我們「養生法」的弟子雖然大多未皈依佛法,但是平日與出家比丘僧相處時,亦不可缺了基本禮數。此後潘某人對出家同門都敬稱一個「師」字,不序年齒或入門先後。

潘某人在「江湖上」以「性好管閒事,評論是非」見稱,一日見有一法師公開演講的內容,大有違背佛陀教導之嫌,於是請宗捷開示。

宗捷師回覆曰:

「如果有法師的言論有嚴重謗法的可能性,要先詳細掌握這些言論,並核對,避免是因為場合、事件、說話對象,也就是說何時、何處、應什麼機,說了這番如同謗法的言論而其他人片面聽取,或異時,異地來看是謗法,而實際是苦治的可能性。排除了這樣的可能性以後,可以針對這些言論,具體列出佛經或論典裡面相對應的正確內容。然後去單獨溝通,能見面頂禮最好,然後以請教的方式來進行辨析,如果確實是謗法了,就要諫此比丘,言:『我是弟子,隨學佛法,以比丘僧為依。今師說法,大違佛旨,令人恐懼。為防取片,採訪辨清,願師莫再作如是如是語,說異法惡語。』如此再三諫語,再三不是一次見面反覆說,是要三次單獨見面說,或者單獨溝通。三次後仍堅持邪說不捨,就不再去,也不再接觸此師。

「如果事情嚴重,要舉此法師罪,必須到僧團裡面,五比丘具足,居士拜禮後,詳細舉出此師諸過。」

「與他人作告誡此師言論謗法,一般只舉言論過失,不要提名某某法師名字即可。」

「要是居士或白衣作謗法言論,不論何時何地,即可呵斥,辯駁,並舉佛經典中如法詞句以對。對執意不聽,不悔過者,佛教也是以三次阻諫為限,過此即遠離,不復往來。」

「如果著文,可以提名,即以佛法辨非法,但不舉謗法等罪,隨人自明,即不成謗僧過失。如說有某師作如是說,佛典此事應如何說,即可。」

見到宗捷師的文字開示,則潘某人既少讀佛典,也就無謂去「惹事」了。宗捷師謙稱:「僅作參考!希望有所助益。」宗捷師這番教言,或可供不同宗教的信眾參考之用。還是那一句:「希望有所助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