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踐諾(下)

2017-10-24

袁 星

再往前,又是一個水池。水池靠近海浪谷入口一側水淺,愈往裡愈深。沒看介紹,目測最深處得三四米。我下水試着往裡走,從沒不上腳到深過胸口,也就六七米距離。池裡大人護着小孩,有學游泳的,有純粹哄着小孩玩兒的,個個笑逐顏開。我試了試,這個地方適合教兒子游泳,繞道人少的地方走出來,去叫兒子。

走出來時,小家伙在母親的陪伴下,正在水戰區池裡走動。他腋下套着救生圈,身上穿了件救生衣,噗通趴到水裡,爬起來再噗通趴下去,享受着水花的衝擊。聽我說前面的水池可學游泳,兒子立馬轉向我,要我牽着他的手即去前面的水池。

來海浪谷前,閒聊時我跟兒子說過等他再長幾歲,有空就帶他學游泳。這次巧了,正好先教他練練。我牽着兒子的手,從「水戰區」出來,赤着腳往前走。海浪谷的水池一個挨着一個,地面平整乾淨,到處是赤着腳的遊客。我們也沒準備租拖鞋都赤着腳走着。可以教孩子學游泳的那個漸深的水池,被稱作「激情海浪」。從「水戰區」到「激情海浪」處,有幾米是細砂粒鋪砌的路面,走上去有點兒硌腳,還能感到略略有些刺疼。一直走着平整路面過來的兒子,習慣了路面滑溜溜冰冰涼的感覺,一踩上細砂粒,哎呦哎呦吵嚷着,躡手躡腳的模樣,逗得我很是想笑。挨過那幾米,我們開始往水深處走。

救生圈和救生衣的浮力,可以確保小孩安全。但全副裝備下水的兒子,想學游泳就難上加難了。我教他雙手往下按着往後外側擺,雙腿和腳不停向下打水。用腿腳打水容易,在救生衣和救生圈的束縛下,兒子手上的動作根本做不出來。池裡人多水深,我沒敢解下他身上的裝備,也沒想過這次得教會他游泳,就是讓他先嘗試着在水裡飄游着玩。玩累了,我讓妻子牽着他又去了水戰區,我再去幫大家探尋探尋新的區域。

從導遊圖上看,「速道滑梯」和「飛越彩虹橋」兩處景點應該在「水戰區」和「激情海浪」的北面。進海浪谷沒法帶太多東西,我們租了個儲物櫃,把衣服包裹之類都放進去,只隨身帶了鑰匙、手機和錢包。門票上印有導遊圖,但也一併放在儲物櫃了。

隨便逛到「飛越彩虹橋」處,只有兩位售票員,沒見一個玩耍的遊客。售票處有點落葉飄零的深秋感,兩位售票員孤零零在那裡,一看就沒了激情。那個「飛越彩虹橋」看上去不像一個好玩的地方。沒拿導遊圖,又沒有解說,我當時並不知道那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去處。拐回來,「飛越彩虹橋」的西側即是速道滑梯。這個項目,應該值得一玩。幾道滑梯自十多米高處盤旋下來,彎彎曲曲着,從滑梯裡順水而下,絕對驚險刺激。走到售票處去問,售票員稱可以玩,但得滿足幾個條件,他指了指一旁的警示牌。兩個人一起玩,體重相差不能大於五十斤,且兩個人重量不能超過二百九十斤。盤算了一下,我還是退下來。一個六歲的孩子、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其餘四個大人。哪個大人和孩子搭配,差距都在五十斤以上。兩個大人搭配,又至超重邊緣。只得放棄。

剛回到槍戰區,兒子又讓我帶他去「激情海浪」處學游泳。來海浪谷,就是為了兌現我之前的承諾,小家伙才是主角。他樂意做的事,我自然奉陪。走到激情海浪水池邊,兒子哎呦哎呦嚷硌腳的聲音還沒停,池內已經「海浪滔滔」。「激情海浪」除水池漸深,與其他幾處水池不同外,深水區緊靠一座六七米高的假山。估計那裡面有人工起浪的裝置。先前過來時池水平靜,沒有浪濤。這會兒海浪滾滾,一浪浪襲來,搞得遊客笑聲滿池,與波浪融成一片。

因為浪濤翻湧,兒子加緊了步伐。我們小跑着入水。浪頭實在大,若不是牽着他的手,六歲的孩子根本站不住。怕被浪頭濺起的水打臉,我背對深水區,好不容易把兒子拉到水深約一米半的區域,我就站不住了。鬆開套在兒子身上的救生圈,他即隨浪頭在池水中起伏,樂得合不攏嘴。我則隨着浪頭站立或跳起,生怕池水灌進嘴中。浪濤洶湧,在池中待了大概半個小時,兒子的救生衣已被浪頭頂得穿不住了,我們只好往淺水區游走。剛走到水深沒膝的淺水區,被水浪推搡得踉踉蹌蹌的兒子,被緊跟的一個浪頭衝倒。我趕緊扶起他,快步朝更淺處走。妻子一直站在池邊給我們錄像拍照,見我倆狼狽逃出來,忙過來給兒子擦拭。

當我給兒子整理好救生衣,想再進水時,穆靜抱着他兒子靠過來。小家伙凍得牙齒打顫直哆嗦,嘴唇有點兒發青,想讓我去儲物箱幫拿浴巾和牛奶。因為兒子還想享受衝浪的感覺,我交代妻子先看護孩子進去玩會。等我拿回浴巾和牛奶,卻找不着妻子,走進池中轉了半圈,沒見人。我急忙到別的地方找。近處的幾個水池中,游玩的人不少,沒見着他娘倆。我又急回激情海浪處,邊走邊喊,仍沒人應答。我第二次走到穆靜他們身邊,詢問見沒見着兒子和妻子。她們說沒在意。在深水區有一件救生衣在水上飄着,不知什麼時候被誰丟那兒的。我的心裡咯登一下,想起妻子不會游泳,趕緊趕到深水區查看。水色泛青,看不到底。

那靠近深水區的地方,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游泳。我急問他有否看到一個孩子過來,得知是個六歲小男孩後,聲稱看到一個年齡相仿的。我更急了問他見不見到一個大人,卻說沒見。池裡人多,大人小孩的,他的話難以確信。愣了愣,又沒了腦子般往外趕,我得趕緊再去找。走到淺水區,穆靜和妻子正站在一起朝我使勁喊。看到她們,我才一下子平靜下來。妻子和兒子都不會游泳,一旦進入這種池底有斜坡的水池,必然會在水波光當中失去平衡,愈蕩愈深。那件飄在深水區的橙色救生衣,孤零零的,十分刺眼。有那麼一瞬間,竟令我六神無主、無比恐懼! 穆靜的兒子不經凍直流鼻涕,我們決定離開。雖然兒子還想去那處叫作「激情海浪」的水池多玩一會。穆靜的母親想找個藥店給小外孫拿感冒藥,妻子就把為兒子準備的藥拿出來,給小家伙分了一包。不到三歲的孩子,吃清開靈竟然跟吃麵一樣輕鬆。離開海浪谷時我看了看手機,才中午十二點多。

回到家,打開海浪谷門票,瞅了瞅導航圖,眼睛一下子直了。仔細查看一遍,海浪谷的景點,我們逛了頂多三分之一。外出旅遊,當然不是第一次了。這次準備得很不充分。玩得雖然還算盡興,但很多景點都沒到,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

好在這次外出,不純粹是為了玩,還有一個踐行諾言的正事在。回到家,當了一天司機的我身心疲憊,敞開門即斜仰到沙發上。半是嚴肅半開玩笑問兒子玩得高興麼?他答:「高興!」又問他我一向說話算數吧?小家伙一本正經答:「算,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