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鐵沙中線超支問題仍懸而未決,惟其工程已取得不少進展。港鐵此前宣佈,沙中線九龍城段兩個車站的結構工程已完成,已經平頂,並正式定名為「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 隨着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最後這兩個車站完成結構工程,沙中線的土木工程已大致完成。
出席當日平頂儀式的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黎以德表示,特區政府明白地區人士希望車站能反映宋朝古蹟的特色,於是將車站由「土瓜灣站」改名為「宋皇臺站」,而原本的馬頭圍站則改名為「土瓜灣站」,希望能反映地區特色。
港鐵公司工程總監黃唯銘指出,早前車站工地發現宋元遺蹟,令工程出現阻滯。
工地遺蹟日後公開展示
工程團隊已根據相關部門的專家意見,修改車站的設計及施工方法,妥善保育文物遺蹟,出土的文物日後更可公開展示予市民欣賞。
隨着結構工程竣工,港鐵工程團隊已開始安裝及測試鐵路系統。宋皇臺至紅磡段正進行安裝各項系統,包括通訊設施、信號系統、隧道通風、月台幕門及架空電纜等,以配合日後的列車服務。而啟德至顯徑段亦已進入測試階段,安排列車在軌道上行走,配合系統測試。
港鐵於上月中曾邀請立法會議員視察啟德站。港鐵當時指沙中線工程進度良好,截至今年9月,整體工程進度已達78%,大圍至紅磡段工程完成92%,紅磡至金鐘段則已完成59%。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