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民記139招獻財爺 盼預算案莫守財

2017-12-05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與財政司司長會面後見傳媒。 中通社■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與財政司司長會面後見傳媒。 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區政府就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展開諮詢公眾的程序。民建聯昨日率先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見面,主席李慧琼強調,期望今屆特區政府在首份財政預算案,同樣能夠展現施政新風及理財新哲學,並能提出一份有遠見、有魄力的預算案。為回應目前的社會新形勢,民建聯就民生福利、經濟發展以及稅項寬減等三方面,合共提出139項建議(部分建議見表)。

李慧琼昨日於會面後向傳媒表示,從今年本港的經濟狀況可見,整體表現理想,加上當局在賣地和印花稅收入急增,預計特區政府本年度的財政盈餘,將創下逾千億元的新高。李慧琼認為,特區政府毋須儲備太多款項,應該回饋給市民。

李慧琼:善用儲備增投資

她並指出,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特色是積極、有為。在此施政新風下,民建聯提出「投資未來、分享成果」為主題的預算案建議。

此外,李慧琼認為,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時代,特區政府應該善用手上龐大的財政儲備,為香港謀劃未來,建議加大長遠社會投資的力度,進一步推動經濟,同時積極處理各項民生難題,讓廣大市民分享經濟成果,為香港未來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李慧琼更提到,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很多社區問題可以透過科技解決,但香港在推動高新科技的工作上,遠遠落後於大環境,情況未如人意。

關注科技發展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建議增撥資源,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亦須加大力度在中游及應用研究的領域,以推動本港科研成果產業化。

首置印花稅減半助「上車」

另一方面,李慧琼更提到房屋問題為目前社會上其中一項核心問題,政府可為首次置業的永久性居民,提供印花稅折扣,例如樓價在800萬元或以下的單位,可將印花稅減半,減輕「上車」的壓力。

民建聯副主席陳克勤則建議考慮豁免退休長者自住物業的應繳差餉,及放寬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離港限制。

民建聯部分建議

民生方面

■房屋

為首次購買居所的香港永久居民提供印花稅折扣,若投保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的按揭保險,可獲保費豁免

設立居所租金扣稅額,降低自住物業差餉徵收率水平

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上限2,500元

■安老

下調免審查申領「生果金」年齡由目前65歲減至60歲,進一步放寬「生果金」的離港限制

上調「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限額至80萬元及30萬元

■醫療

增撥資源改善公營醫院門診及急症室服務,增加普通科及專科門診輪候名額,及增設24小時門診服務

把治療罕見疾病及癌症的極昂貴藥物納入藥物名冊

降低醫療券的受惠對象年齡至60歲,金額至3,000元

■教育

優先將資源用於合約教席轉為常額、教師同工同酬,保障教師團隊的穩定性

提高持續進修基金受惠金額至兩萬元

■社區

由市建局設立「樓宇大型維修支援專責小隊」,負責就樓宇大型維修工程向法團提供支援

成立50億元「上坡基金」

■公務員

檢討各紀律部隊職系架構,增加人手,並加快興建宿舍、增加中醫治療福利待遇等

■紓解民困

寬減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兩萬元

寬減75%利得稅,上限兩萬元

寬免公屋租金一個月

發放額外一個月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金額

擴闊薪俸稅邊際稅階,由現時4.5萬元增至5萬元,並降低每個稅階的邊際稅稅率1個百分點

子女免稅額由目前10萬元提高至13.2萬元,與個人基本免稅額看齊

■交通

更新和規劃新界西北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

善用科技解決交通擠塞及停車位不足的問題

經濟方面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以先行先試方式給予港人國民待遇

■拓展東盟及「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為區內國家提供即時電子商務簽證服務

■創科產業及智慧城市

盡快成立「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

推出有法律效力的個人電子身份(eID)和研究電子工商登記(eBR)

■旅遊業

拉動「主題旅遊」

引入「水上的士」在郵輪碼頭運作及完善周邊配套

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強合作,開拓「一程多站」的旅遊產品

覓地興建「休閒垂釣基地」

資料來源︰民建聯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