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立會補選與「兩會」撞期 不利選舉公正公平進行

2017-12-06

華之言

立法會補選定於明年3月11日舉行,剛好與全國人大及政協一年一度的全體會議(「兩會」)撞期。選舉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要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就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國家恒常的重大安排。因為,擔任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香港人士,很多都是各界的領袖,他們一方面要專心開好新一屆「兩會」;另方面又要積極參與選舉工作,難免會顧此失彼而有可能影響選情。此次補選日期已經刊憲而不會更改,社會各界期待政府及法定機構要吸取這次經驗,在今後的工作安排中,視野更廣闊、考慮更周全,不能忽略國家方面的因素。

立會補選日期沒有考慮「兩會」因素

特區政府日前刊憲,公佈於明年3月11日就港島、九龍西、新界東,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合共4個立法會議席的空缺舉行補選。而這個日子剛好與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的會期重合,受到不少社會人士的質疑。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選管會對補選日期有獨立決定權,但也要考慮一系列因素,而「兩會」是全國大事,不少選民要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身份出席,在制訂補選日期時考慮「兩會」會期也是合適的,正如選管會遷就學校考試日期,也不會被質疑獨立性受影響。如果可遷就「兩會」就更理想。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民建聯副主席陳勇也表示,「兩會」是每年的國家大事,過去多年也是在此段時間召開。因此,將今次立法會補選定於3月11日並不是最合適的。

雖然,選舉管理委員會是有法定的權力來確定選舉的日期,不過,選管會最重要的職責,應是維護香港良好的選舉制度,確保選舉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地進行。而要做到這一點,選管會的每一個決定,包括選舉時間的安排,都應該盡可能地考慮到各種因素,包括國家方面的重大事件,力求讓香港社會各個階層都可以公平、公正地參與。事實上,內地各城市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都會考慮「兩會」召開日期。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也是國家的一部分,在確定補選日期時卻未有考慮「兩會」的因素,這就從一個角度反映部分人士對國家的政治情況認識不足,或者是重視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增加了解。

「兩會」是國家大事 代表委員需專心開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全體會議每年在北京隆重舉行一次,會期都是在每年三月的月初到月中,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之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在「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要深入討論國家當年的政治、經濟和民生的重大事項,人大代表還要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要審議和通過重大法律、國家領導人和國務院組成人員的人事任免等等。政協委員也將列席人大上述大會並提出意見,履行其參政議政、民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職能。加上明年的「兩會」是換屆之年,新一屆人大和政協都有許多重要工作要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需要專心開好「兩會」,為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確定新路徑、謀劃新篇章。因此,有關方面也要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都盡量不要請假,要專注會議及認真履行好代表和委員的職責。

選舉公平性有可能受到影響

香港有36位全國人大代表、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社會各界領袖及知名人士,當中有不少是政黨和社團的負責人,他們既要上京開好「兩會」,又要參與立法會補選的助選及投票,必定難以兩頭兼顧,很可能為了確保「兩會」而不得不放棄香港的選舉工作,這樣就很有可能影響到某些選情,令到選舉的公平性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選管會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顯然是不夠周到的,也難怪有人質疑選管會沒有最大限度地盡到保障選舉公平公正地進行的職責。

吸取經驗 考慮周全 融入大局

目前,立法會補選日期已經刊憲,選管會的有關決定也不可能改變了。問題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法定機構都應吸取這次經驗,今後在作出重大安排時,必須考慮得更周到一些,尤其應該考慮到國家方面因素,要盡量做到協調而不產生衝突。這一點在香港與內地發展高度融合、港人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的今天,更顯得格外重要。廣大港人,尤其是公務人員不僅要具有國家民族觀念,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國家的政情民情,要關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民生大事,這樣才能夠真正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之中,共擔責任,共享榮光,與內地一起共同實現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中國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