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中華學堂】《二十四孝》講故事 背後孝心你要知

2017-12-11

編者按:為提升學生對中國國情、歷史、文化及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常閱讀、多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特別舉辦「回歸盃-第七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有關活動已圓滿結束,而大會專設的「中華學堂」欄目則會繼續以輕鬆手法介紹與香港回歸及國情相關知識,深化讀者對國情的了解。

這幾年文憑試中文科的說話考試題目都愛引經據典,頻頻出現的《二十四孝》更是考起考生。《二十四孝》是元代的作品,作者是誰還有爭議,但一般都認為是郭居敬所著,寫的是24個孝子的故事,這就來跟大家說幾個故事。

「滌親溺器」體現高官親侍母

曾出現在文憑試考卷的「滌親溺器」,當中的「滌」讀「迪」音,詞語「洗滌」就是清潔的意思;而「溺」則讀「瀝」音,「便溺」就是大小二便,「溺器」就是便壺,所以這四個字就解作幫父母清洗便壺,用現今用語就是「洗廁所」。

故事說的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王庭堅,當上高官之後還為母親洗便壺,不假手於人。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洗馬桶,而是當上高官之後還親力親為侍奉母親。

說到最搞笑的,當數「戲彩娛親」,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萊子,70歲時為了哄父母開心,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扮嬰兒,擔水時故意跌倒扮哭。

試題問這個故事值不值得為人子女者學習,還真的不能亂答,要是說一個人是「老萊子再世」,是暗指人為老不尊的貶義。不過,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叫人「扮幼稚」,而是多做一些能令父母開心的事。

數到最神怪,當數「哭竹生筍」,故事主角是三國末年孫吳重臣孟宗。他的母親在冬天時突然想吃在春天才找到的竹筍,孟宗也傻傻的跑去竹林找,當然就是找不到,無計可施之下只好抱竹痛哭。就在這時,他的孝心感動天地,地面忽然裂開伸了幾根竹筍出來,讓母子飽餐一頓。

以現代的角度來看,有些孝子的行徑似乎讓人有點啼笑皆非。不過《二十四孝》不是科學書,考證什麼的都不重要,重點在宣揚孝順的美德,小說寫得神怪一點也無不可。各位同學,若在文憑試中再遇到《二十四孝》相關題目,大家就別太專注於今時今日有冷氣就不用「扇枕溫衾」、有超級市場送貨服務就不需要「為親負米」,而是討論這些故事背後的孝心,學王庭堅親力親為。■文澄

有關「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資料,可瀏覽http://cnc.wenweipo.com/,或掃描有關二維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