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詩語背後】鷓鴣天.華沙晨曦

2017-12-19

江 鄰

 烈酒佳人曠野風

 群星煜煜入穹窿

 由來逐夢千秋事

 始見開天一抹紅

 

 多少恨,轉頭空

 百般苦難等閒中

 直將代代英雄血

 換得五洲絲路通

李白有一首《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出訪波蘭歸來,想寫點東西,腦子裡一下子冒出了這首詩。為什麼產生這種聯想?是因為波蘭盛產美酒佳人,波蘭人熱情好客,還是由於波蘭是全世界最大的琥珀產地?

波蘭無疑是一個好地方,自然景觀豐富而大氣:曠野,森林,海洋,湖泊......更有滿大街清風凹凸的美人,讓人流連忘返。波蘭的主體民族西斯拉夫人被視為最符合審美標準的民族,女性窈窕嫵媚,男性灑脫俊朗。帶有波蘭血統的明星,是公認的美人胚子。波蘭模特喬安娜.克魯帕,被譽為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人。

「家中的客人就是上帝」,這句民諺反映了波蘭人熱情好客的性格,與中國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情懷頗為相似。波蘭民族是一個「熱血民族」,自尊心強,富於浪漫主義情懷。作為民族國家,波蘭10世紀開始走上歷史舞台,15世紀成為歐洲大國,幅員面積一度達到100萬平方公里。

可是,波蘭命運多舛。強鄰環繞,西有普魯士奧地利,東有俄羅斯,可都是戰鬥格的民族!在風雨如磐的18世紀,波蘭遭到俄普奧三度瓜分,被從世界地圖上抹去了123年。直到一戰後復國,卻又在二戰期間被德國和蘇聯再度瓜分。

讀波蘭史,彷彿讀中國史。中國被列強欺凌一百年,波蘭則任人宰割兩世紀,屈辱、抗爭、復興夢,成為民族的歷史基因。為了自救,波蘭人投靠過拿破崙,投靠過希特勒,也投靠過斯大林。可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慘烈悲壯的華沙起義,比較典型地反映了波蘭民族的悲情之旅。1844年8月,實力與德軍相差懸殊的波蘭游擊隊,在華沙發動起義。他們這時候鋌而走險,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想讓蘇聯紅軍以解放者的姿態進入華沙,扶植一個親蘇政權。被德軍俘虜的起義人員有一段證詞很能說明問題:我們要讓德國兵繳械,並向全世界表明,波蘭不是在俄羅斯人或德國人手中,而是掌握在波蘭人手中。

起義原本是得到英美的支持承諾的,也期望得到蘇聯紅軍的配合。然而,盟軍的空降部隊難以飛過德國控制區域,始終沒有露面。已挺進到華沙城外的蘇聯紅軍則按兵不動,隔岸觀火。結果,在堅持了63天,付出大約1.8萬軍人和超過25萬平民死亡的代價後,起義軍以失敗告終。

納粹實施了最瘋狂的報復行動,逢人就殺,遇樓就炸,整個華沙古城被夷為平地。最終,波蘭也沒有擺脫蘇聯的控制,親蘇政權建立了,而且東部大片國土被割讓,以德國土地作補償,致使波蘭整體向西推移了200公里,領土減少了20%。

隨後半個世紀,波蘭與蘇聯摩擦不斷,時而擦槍走火。舊仇新恨,波蘭人對俄羅斯人的敵意,甚至超過了對日耳曼人。華沙市中心有一組標誌性建築,高大雄偉,霸氣側漏,是蘇聯援建的「科學文化宮」。在不少波蘭人眼裡,卻是國家恥辱的象徵,被稱為「斯大林的注射器」,議會一度動議要把它炸掉。

撕裂的苦痛和高貴的靈魂,鑄就了波蘭人不屈的自尊。也許,波蘭人太敏感了,他們再不敢相信人間的任何「救世主」。2016年11月19日,克拉科夫神恩大教堂內,在波蘭總統見證下,神父宣佈耶穌為波蘭國王。

上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後,波蘭作為中歐平原上最大的國家,在歐洲採取了脫東入西的策略,2004年正式加入歐盟。近幾年,歐洲面臨社會動盪和經濟衰退,波蘭則幾乎未受影響,以歐盟潛在大國的姿態,穩健前行。

與此同時,波蘭把目光投向亞洲,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現出空前熱情。作為首批與中國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備忘錄的國家,作為亞投行在中東歐地區唯一的創始成員國,波蘭期待成為歐亞兩大經濟圈互動的門戶和橋樑。

波蘭民族是孕育了哥白尼、居里夫人、蕭邦等人類文明巨匠的偉大民族。他們循天道,解地理,充滿了探索精神;據山川,憑大野,以歐陸中樞聯通世界。

清晨,漫步華沙街頭,這座戰爭廢墟上重建的歐洲古城次第展現。天邊一縷紅霞,伴虓L涼的風,暈染開來。又一列「中歐班列」從波蘭出發了,沿茈j老的絲綢之路,駛向遙遠的東方......

波蘭生產一種烈性酒,經70次反覆蒸餾,酒精含量高達96%,為當今世界之最,被稱作「生命之水」。前段時間從波蘭帶回一瓶,放在酒櫥裡,迄今未敢品嚐。但我相信,那份絕世濃烈,終有一天會迎來開啟的機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