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馬斐森「反碗底」 離任前狂揭港大瘡疤

2017-12-22
■馬斐森   資料圖片■馬斐森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佳怡)行事作風屢受爭議的港大校長馬斐森下月底離任,他前日再有「破格」舉動,在給全校師生的臨別贈言中自爆進校初期校內的管理問題,聲稱牙科學院有「互篤」文化、港大深圳醫院賬目混亂等,並不忘趁機自誇在其介入後「成功解決問題」,又以圖表強調過去4年自己成功扭轉港大於三大世界排名下跌的局面。有港大人批評馬斐森的言論「肉酸」。港大校友兼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炮轟他不惜在離任前揭港大瘡疤,志在邀功,有失厚道。

即將跳槽去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馬斐森前日向全校師生發表任內最後一份年終回顧,罕有地提及他到任之初港大的內部管治問題。

馬斐森於2014年初到任,並聲稱自己發現牙科學院是一個「非常不開心的地方」,因為當中充斥着「互篤」文化,同年上任的牙醫學院院長傅立明要花耗大量時間處理有關投訴,而在他和傅立明的「努力整頓」下,終於叫停這「有毒的文化」(poisonous culture)。

稱深醫院混賬缺透明度

就港大深圳醫院賬目混亂問題,馬斐森聲稱,當時項目的財務狀況與協議書均欠缺透明度,但憑其醫學背景及在英國的相關經驗,令他掌握問題癥結,並與合作方努力加強互信,自誇自己的「領導才能」,又稱曾有高級教員直接向校長匯報而繞過院長的情況,令院長相當為難。在他到任後,致力改變匯報架構,確立院長角色,以改變上述情況。

何漢權:潛台詞為己立功

馬斐森自吹自擂的「離職感言」惹起港大人強烈反彈。

本身是港大校友的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認為,快離職的校長揭發到任初期的校內問題,言論令人失望,「馬斐森的潛台詞都是為自己立功,表揚自己在任內對港大作出的貢獻。」

他質疑馬斐森作為港大校長,「說話應該要厚道,以爆料形式公開港大內部事務並不妥當。」特別是對前管理層及即將就任的候任校長張翔也會有不良影響。

前學生會長:自我良好過頭

港大前學生會會長孫曉嵐也譏諷馬斐森「臨走前佢真係自我感覺良好過頭」,批評對方特意自製「業績表」給港大師生讚揚自己,「覺得好反感」。

她質疑馬斐森此舉是暗踩前港大校長徐立之、明讚自己,覺得馬斐森「好肉酸,亦都覺得憤怒又難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