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興
嚴冬時節,穿過大明湖南門向南,一幅老濟南風情的水墨畫映入我的眼簾。
一泓湖水,澄澈見底;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綠波殘荷,水氣氤氳,錦鯉嬉戲;湖岸的垂柳,綠裝已經卸盡,但風韻不減,被寒風染得金黃的柳枝,依然裊裊娜娜,垂下萬千金絲說F湖的東南岸,是一個個老式的民居,白牆黛瓦的四合院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風生水起,若隱若現。這就是百花洲。
百花洲西南側,一條小河晝夜不息地向湖裡注入泉水,河岸上楊柳依依,柳枝拂水婆娑宜人;河底的水草,在皕贗u水的滋潤下,依然青翠碧綠,鮮嫩養眼;河兩側是楊柳掩映下的老街,一個個四合院依河而建,院落大都有雕樑畫棟的大門樓和鑲荈擊阞钀籅熄繙ㄓj門,黛色的屋脊在藍天白雲下飛簷翹角;一個個院落裡、院門外,劉氏泉、騰蛟泉等名泉汩汩噴湧,民居前、小河邊、陽光下,三三兩兩的遊客圍茪p茶几,悠閒地品茗賞景,展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色和市井風情。這就是曲水亭街。
徜徉在百花洲和曲水亭街,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一切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樸素。喧囂的鬧市裡能保留茬o樣一大片看得見天際線、聽得見蟲鳥啼、石板路下淌得出泉水、有河有湖的老城區,實在是太稀罕了。每當來到百花洲畔、曲水河邊,我就有一種恍然回到兒時故鄉江南的感覺。
曲水亭街和百花洲,街以亭命名,亭以水命名,河以曲著稱,洲又以百花相冠, 一聽這個洲、亭、街、水融為一體的幽雅地名,就令人心嚮往之。在後宰門街西頭,曲水亭街和西更道巷的銜接處,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河由西向東流過,河的北側,四合院的門樓上,張果老騎毛驢的磚雕木刻清晰可見,木門上的油漆雖然刷得珵亮,但銅門環的存在,還是讓我感到這本身就是這條老街滄桑歷史的縮影。四十七年前,我在老城區運署街上的濟南一中教書,一個傍晚訪問一位學生家庭時,曾扣啟過這戶的門環,當木門吱吱丫丫地緩緩打開時,院裡的泉水汩汩噴湧,老街的神韻迎面撲來。
曲水流觴百花洲,曲水亭街和百花洲歷來就是名人名士的薈萃之地,流傳茬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有關曲水亭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逕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燕,公私多萃其上。」歷城是指榜棚街一帶的濟南老城區,流杯池就是王府池子一帶。如今,泉水從池中溢出,連同珍珠泉、芙蓉泉等名泉迤邐流過來,匯集成一條泉水河,從起鳳橋下潺潺北流,穿過一個個白牆黛瓦的四合院外牆根,轉而曲折東流,經曲水河注入百花洲,匯流大明湖。晚清著名小說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描述的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就是這一區域。老濟南的市井風情,泉城的獨特魅力,幾乎都被曲水亭街和百花洲承載荂C
曲水河上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舊時,每年三月三,文人墨客們都會相邀到百花洲畔、曲水河邊,飲酒賞泉,吟詩作賦。相傳這一天,人們要在水邊洗濯以求吉祥,洗濯之後,就舉辦「曲水流觴」的盛會,將盛滿酒的酒具,也就是「觴」,放在托盤裡,再將托盤放在曲水河上,托盤飄到某處會因某種原因停下,只要一停下,坐在河邊的人就要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並吟詩一首。如作不出詩或詩作不佳,就會被罰酒,曲水流觴的習俗一直流行到清代。
走在百花洲的環湖小路上,彷彿感到豐厚的歷史文脈在汩汩流淌:直到九百多年前,濟南還沒有百花洲,這裡與大明湖連成一體,連年水患。北宋熙寧五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擔任齊州知州,在執政濟南的兩年間,不但修建了造福後世、永除水患的濟南古城北水門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還修建了百花堤、百花台、百花橋等景觀工程,才使大明湖之南的這片水域有了百花洲這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曾鞏對百花洲情有獨鍾,曾在《百花台》一詩中寫道「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台前花遠近,試看何以武陵遊。」把濟南百花洲比作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足見曾鞏對百花洲的感情之深。
像曾鞏這樣喜愛百花洲的名人名士還有很多。明嘉靖年間,文壇後七子的領袖,濟南詩人李攀龍,在陝西按察司副使位上辭官歸隱故里,在百花洲建了一座三層樓房,取名為白雪樓,會友吟詩,著成《滄溟集》風行天下。白雪樓後來幾易其主,明末濟南詩人王象春購得後更名為問山亭,在此居住的詩人終日徜徉於湖光山色之間,對濟南的山、水、湖、河、城題詠殆遍,將一百零七首詩結集為《齊音》出版,成為清代文壇的領軍人物。百花洲南岸的曲水亭街8號,是蒲松齡研究專家路大荒的故居,他著述的《蒲柳泉先生年譜》、《聊齋全集》等,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成為蒲松齡研究第一人。百花洲,曾是文學百花盛開的園地。
從曲水亭街向南,漫步在西更道和將軍廟街等老街巷里,時光彷彿倒流了百年,一個個明清以來的老建築,為濟南老城區徒增了厚重的歷史滄桑感。西更道東側的珍珠泉大院,明初曾是山東都指揮司,後改建為德王府,歷經二百多年的清代山東巡撫衙門;壽康樓街上的題壁堂,是山東乃至北方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戲樓;題壁堂西側的升陽觀亦即呂祖廟,構成一組始建於金代、擴建修繕於明清兩代的道教建築群;芙蓉街北首的府學文廟,是創建於北宋、重建於明代、佈局嚴謹壯觀的文化勝蹟;將軍廟街西頭的天主教堂,曲水亭與後宰門街交匯處的基督教堂,都是濟南老城歷史的生動寫照;鞭指巷上的陳冕狀元府,是濟南現存唯一的狀元府第。歷史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歷史的積澱,看到這些老建築,我不由得想起了2014年11月20日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山東省政府公佈的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把芙蓉街百花洲片區、將軍廟街片區和原齊魯大學校區都列在保護的範圍內,這就為從根本上留住濟南的根提供了尚方寶劍。
煙雨中的百花洲和曲水亭街,更是令人陶醉!她的好看,不是驚鴻一瞥,也不是富貴鬥艷,她不像濟南的三大名勝那樣雍容華貴,也不像她東鄰的仿古建築群那樣風頭顯擺,她的好看是淡淡的,素雅的、真切的,毫不張揚的,默默地、自然地,卻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裡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