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快快擺脫讀書考試。十幾年後的今日,似乎終於要夢想成真──轉眼之間完成了大學學位,轉眼之間由當時天真稚氣的小鬼到今日準備投身職場走入社會。小時候,父母總會問:你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原來,昔日的一句「我的志願」在畢業前夕卻是很不簡單的一個問題。
尼泊爾是一片我從來都不曾想過會踏足的土地,但一個月過後我很感激這段經歷。也許就只有這麼青春而深刻的回憶,才襯托得起大學畢業這一個里程碑。
如果要回顧旅程當中最深刻的片段,一定是在奇特旺農村生活的一個星期。我們每天清早六點左右就起床,每日在工地工作六至八個小時,為的是協助重建村裡因地震而倒塌的青年中心。
搬搬抬抬,折騰一整天無疑是刻苦勞碌,但同時又讓又感到樸實、悠閒、無憂。當時天氣實在很熱,每到中午時分,我們和工人都抵不過炎炎的日照,當地人大多會午睡片刻,而我們總是坐在樹蔭下大口大口喝着冰凍的可樂,等待下一陣涼風吹過,也彷彿在等待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港熙來攘往 久未放慢腳步
我們自小就生活在香港這個熙來攘往的城市,急促的步伐背後從來都容不下一點喘息的空間。我想,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如此放慢腳步,感受陽光與藍天、感受微風輕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小孩赤腳追逐 笑容真摯
近年香港社會貧富兩極化,踏入畢業年,難免對未來有許多的困惑,甚至有莫名的無力感。在尼泊爾的簡樸生活正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有很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感受生活當中細微卻又珍貴的小事......望向大片田地農夫在耕作、聽小鳥在哼歌,村裡的小孩赤着腳追逐玩耍、鄰里間互助互愛,但最可貴的是他們臉上的笑容是如此的真摯。
快樂,不一定需要靠物質金錢堆砌,快樂,可以是如此不假外求。
反觀我們在金錢利益掛帥的社會下每日奔波,但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正視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想法,又有多久沒有感受過一份如此率真的快樂?
雖然主修會計,但是一路走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實在跟數目字做不成朋友。這一趟旅程,未必一時之間為我的志願找到另一個新的方向、新的目的地,但至少提醒了我人生本來就是有許多的未知,許多未被發掘的可能性。
或許就正如我堅持以義遊的方式走訪尼泊爾作為我的畢業旅行一樣,人生還是應該少一點顧慮,多一點行動。反正我們每個人所定義的快樂和成功都不一樣,世界之大,又怎會容不下主流以外的聲音?
尼泊爾的旅程是很有意思的一堂課,讓我今日更堅定更決意走非主流的路。我還是未想清楚到底應該發展怎麼樣的事業,但至少知道一定不是會計相關的行業。我相信跌跌碰碰的過程正是讓我重新探索的機會,而我更加相信工作、快樂、夢想之間還是會重疊交織......
想做的事,隨着時光、隨着成長,快速地更迭着。只有少數的人,一直朝着夢想前進。願我們都能在自己的一片專屬天空振翅高飛。■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應屆畢業生 林倬瑩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