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細談往事】滬地改革市場化 「停拍」招標引外資

2018-03-21
■1988年7月,上海市舉辦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決標新聞發佈會。 澎湃新聞圖片■1988年7月,上海市舉辦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決標新聞發佈會。 澎湃新聞圖片

劉紹鈞是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創會會員,亦是香港首批華人取得產業測量師資格。他最近接受內地澎湃新聞專訪時,回憶與協會會員們參與上海土地改革的往事。

劉紹鈞說,1985年至1986年,協會在深圳搞了兩個培訓班,當時上海市也專門派官員參加。後來中央政府還請劉紹鈞等去北京開了兩三個會,介紹香港房地產交易市場。當時內地一些學者如費孝通、于光遠等,亦主張要把土地資源市場化。當時內地還沒有算得上具規模的市場經濟,政府僅靠收稅,還修公路的錢都不夠。

劉紹鈞:內企買地不看成本

內地土地交易始於1987年。劉紹鈞說,協會參與策劃深圳第一次土地使用權拍賣,發現有很大的問題。來參與公開拍賣土地的這些公司,全部都是國營企業,他們根本不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不計算成本,喜歡哪塊地就不計價買了。「我們覺得這樣公開拍賣不行了,所以當年12月就開了一個會。會上決定,內地以後不再拍賣了,全部要招標。招標的好處是,收到標書以後,你可以看到他們出的價錢,然後比較一下。當時我們定下來,招標也不一定給出價最高的,而是選擇合理的。中標的應該是外資。因為搞土地批租的目標不是鼓勵內地的企業搞房地產,而是希望利用土地改革來引進外資。所以上海虹橋第一塊地最後批給孫忠利先生,他是日本資金背景。 」

時至今日,內地房地產交易規模已成「巨無霸」。劉紹鈞說:「老實說,我當年參與內地房地產發展,從來沒想到過國家會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香港現在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李嘉誠的長實、郭氏家族的新鴻基,在內地已經排到50名以後了。內地各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佔比,也已遠超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