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活化下月竣工 啟德河美如畫

2018-03-28
■改善工程加入園景美化和生態元素,將啟德河活化成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包括在河兩岸八成地方種植葷驨Y。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改善工程加入園景美化和生態元素,將啟德河活化成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包括在河兩岸八成地方種植葷驨Y。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政府在2011年起展開啟德河改善工程,包括由渠務署重建和修復長1.1公里河段,並加入園景美化和生態元素,將啟德河活化成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渠務署指出,預料啟德河改善工程在四月份完成後,防洪能力將提升1倍至1.5倍,可抵禦200年一遇的大雨。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昨日表示,啟德河接收來自慈雲山及鑽石山一帶超過10多立方公里的雨水,等同50多個標準泳池,在2008年一場黑色暴雨後,整條彩虹道發生水浸,署方遂於2010年開始與公眾共議討論防洪措施,並於2011年10月起分階段展開改善工程。

他指出,啟德河改善工程以「排洪為先」,盡量不會覆蓋河面,並透過加入園景美化和生態元素,將啟德河活化成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工程包括透過挖深河道加強排洪能力,以及在沿黃大仙警署至東泰里的彩虹道地底,建造一條長400米、高6米、闊3.2米的箱形暗渠,這些工程預計會在4月份大致完成,屆時防洪能力將提升1倍至1.5倍,可抵禦200年一遇的大雨。

河岸種杜鵑 河堤留古牆

唐嘉鴻又說,啟德河的綠化工作,亦會在今年內完工,署方與區議會商討後,決定在啟德河兩岸八成地方種植葷驨Y,並在河床較闊的地方設置水生種植槽,栽種水b、紅樹等較能抵禦洪水的植物,河內亦設有仿石供魚兒棲息。

至於河堤上面擁有70年歷史的深色石牆,亦特別予以保留。他指出,渠務署在優化旱季節流設施及與環保署合作阻止非法污水排放後,水質問題已大大改善。

設觀台賞景 黃昏白鷺飛

不過,他指大雨下啟德河的水位每8分鐘可上升一米,考慮到安全問題,公眾人士不能進入河畔範圍,渠務署將會在河岸設4個觀景點,包括長40米闊3米的觀景台,供市民欣賞河岸景色。他又提到,每日黃昏約4時至5時會有小白鷺飛至啟德河,形容是啟德河的吉祥物。

對於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有地盤工人用挖土機在啟德明渠挖起河床的鮮魚,唐嘉鴻回應解釋,明渠內一直有魚,工程開展前生態研究顯示約有7種魚。由於工程涉及抽乾明渠,工人一般會用網將魚運至有水的河道。

他又說有釣客在啟德河釣魚,但自己並非魚類專家,不清楚有關魚類品種能否食用。

另外,渠務署在2015年12月開展「活化水體顧問研究」,預計在2018年底大致完成,並進行諮詢。署方初步篩選45條河段,再就環保、社會及經濟效益三方面進行精細檢視和評估,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大圍明渠、火炭明渠、屯門河中游及佐敦谷明渠等具有活化潛力,署方爭取在明年為活化項目立項,期望在立項後5年內施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