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術 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2018-04-26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裡,AI(人工智能)醫生助手為醫生運送手術所需工具。 中新社■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裡,AI(人工智能)醫生助手為醫生運送手術所需工具。 中新社

近年來,人工智能不斷發展,不僅締造出眾多新興產業,也將使製造業、服務業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以「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對策」為主題的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一次雙周會20日在京召開,與會委員從宏觀態勢、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以及法規倫理和社會關切等方面談了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看法。委員們認為,要進一步研判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態勢,抓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增強科技創新基礎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發展,全面拓展重點領域應用深度廣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構築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會上強調,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委員與中央有關部門定期交流的重要協商平台,是委員建言資政的重要履職方式。要繼承以往座談會的有益經驗,適應新時代新要求,不斷提高座談會的質量、水平和實效,更好發揮政協協商民主的優勢和作用。

委員們認為,人工智能是國際競爭的新焦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建設的新機遇。要構建開源開放的產業生態,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研發共性關鍵技術並向社會開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眾創空間共享創新資源。加大對基礎理論、核心技術和系統重塑的投入,創新產學研融通的合作和共享方式,提升中國原始創新能力,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同時,實施頂級專家戰略,培育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打造人工智能學術和科技高地。此外,要針對社會關切的問題和疑慮,加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合研究,凝聚廣泛的社會共識,營造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以自主芯片實現「彎道超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國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給中國實現「彎道超車」帶來重大利好,要利用好現有的大數據這一優勢,通過深度學習等新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算法來挖掘。「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基礎芯片、軟件的研發。」鄧中翰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鄧中翰表示,信息產業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芯片的發展。每年中國進口最大物資就是芯片,進口額多達2,000多億美元。「未來更為擔憂的是沒有芯片的安全就沒有信息的安全,就沒有國家的安全。但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鄧中翰說。

在鄧中翰看來,目前中國芯片核心技術受到人才和資金兩方面的制約。他表示,在體制方面,要將成果迅速轉化,不能只停留在發表論文或是評獎層面。通過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和引進高端芯片設計人才,還要有相應的體制改革來配合人才和資金的投入。同時,國家要從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開發承載人工智能運行的自主芯片技術,把握以自主創新芯片來決勝人工智能新時代這一大方向,為中國人工智能穩步躋身全球領先水平掌舵護航。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求賢若渴」

「目前,中國每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而中國的人工智能尖端人才不足美國的6%,在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郝躍表示,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人才之爭,做好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2004年起,中國在北京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36所大學陸續設置了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但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形成完善、規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教育教學體系。」郝躍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複合型新興交叉學科,包括數學、物理、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和大數據,以及微電子集成電路、類腦研究等多個領域,要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實現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專業化、規範化和規模化。

除了學院化的人才培養機制,人工智能行業發展還需要優秀的領軍人物,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參與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十分關鍵。「相比美國而言,中國缺少像辛頓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術領軍人物,也缺乏像GoogleDeepMind這樣的頂級團隊。」全國政協委員曹健林認為,未來國際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要高度重視高水平人才不足問題。

立法監管不可少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應用的快速落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以自動駕駛為例,一方面可以顯著降低由於人工駕駛產生的疲勞駕駛、誤操作帶來的交通致死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網絡侵入造成慘烈的交通事故。此外,人工智能會對社會治理、法律制度、政府監管乃至社會倫理等產生負面影響,引發社會的擔憂。因此,立法工作尤為必要。

「依法治國首先要求有法可依,如果在人工智能方面沒有法律的監管,那將會出現一個空白。有了法律的調整,才能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並為公平公正提供保障。」與會委員認為,要對人工智能進行科學分類,在技術研發階段就做好規範,比如程序員編寫程序時注意人工智能不能傷害人類、保護隱私數據等;同時,要為工業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普及設立強制保險和基金,以彌補黑客攻擊等事件造成的損失;此外,防範人工智能發展產生數字鴻溝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如養老、結構性失業等現實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