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近年開始對特殊學習需要學生(SEN)有所注意,他們往往因一項或多項學習困難特徵,而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務,這些症狀包括:聽覺受損、視覺受損、身體弱能、智力障礙、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自閉症、溝通困難、讀寫困難等等。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要面對生活與工作,但對SEN學生來說,所謂的日常已經不再平常,當人人都說贏在起跑線的時候,怎樣的生涯規劃才適合他們呢?
過分擔心 恐變障礙
筆者不時會帶領企業義工以義務導師身份,為SEN學生舉辦手作工藝活動。在構思內容時,往往會聽到一些雜音:「他們做不到的」、「他們專注力弱,這個活動對他們來說可能太難......」
其實成年人的過分擔心,難免成為孩子們的另類障礙。而放手讓他們去嘗試、體驗,結果總會帶來驚喜。
有一次,我為自閉症學童舉辦「造型冬甩工作坊」,起初中心社工還在擔心學童看到色彩繽紛的巧克力會失控,最後我們在配套上作一些調配,並給企業義工有心理準備,讓義工明白並接納自閉症的孩子在感覺統合方面有着不同的需要;透過活動,讓她們在不同的質感上取得刺激,最後義工們告訴我,「孩子們既守秩序、也能專注地製作、成品比起市面售賣的更可愛呢。」
我開始思考對SEN學生來說,生涯規劃的方向,是要給予空間讓他們從混亂中理出一套自己的秩序、用雙手去體驗。老人家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一般的準則、觀點與工具,套在這班孩子身上未見得能幫助他們,相反,例如透過手作過程,讓她們用雙手感受探索,灌注個人心思與堅持,成就有溫度的作品,反而令這些平日坐不定、專注力低的學生能夠集中學習。
同行而非給選擇
天生我才必有用,SEN學生的生涯規劃注定與眾不同,而我們可以做的除了為他們提供選擇,更重要的是與他們同行。同行,始於接受;接受,始於理解。陪伴他們跌倒再爬起來,陪伴他們用雙手慢慢探索那個陌生又充滿挑戰的世界,陪伴他們尋找屬於自己的舞台。這樣的人生規劃,或許更貼地、更適合這些如天使般的孩子。
如果各位希望對上述有更多了解,可向女青年會職涯發展及持續教育部查詢:
www.ce.ywca.org.hk
www.facebook.com/ywca.cdce
電話: 2700 1788(女青賽馬會人才發展中心)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生涯規劃服務隊(香港島及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