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善政」古賢范成大

2018-04-28

■ 張桂輝

我早前收看的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第八場,一位選手在答題時,給出的答案為:「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回答正確!」主持人董卿話音剛落,我立馬做出反應:這不是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的詩句嗎?

提起范成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可是,不少人未必知道,他還是一位「善政」的古代先賢。去年十月,我在浙江麗水古堰畫鄉的「古賢長廊」裡,第一次見到默默無語、栩栩如生的「范成大」。面對這位古賢傲然挺立的雕像,我心生敬意、浮想聯翩。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42歲那年任處州(今浙江麗水)知府,這是他首次擔任地方行政長官。據史料記載,乾道三年(1167)12月朝廷任命;乾道四年之夏,范成大正式走馬上任,至乾道五年,從頭到尾,滿打滿算,他在處州任職不到兩年時間,但卻「多善政」,即政績卓著。有人說,在處州1300多年(589-1912)歷任主政官員中,范成大雖然任期最短暫,但政績卻最為卓著,因而成為最受麗水人民懷念的「三最」父母官。

在古堰畫鄉范成大雕像右側,立茪@塊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用中文、英文、韓文、日文四種文字對范成大作簡要介紹。第一段中寫道:中國古代著名詩詞作家,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於南宋乾道三年任處州知府,重修通濟堰,首立堰規20條,沿用至今。堰規內容完備科學,沿用時間之長,為歷史上所罕見,是世界最早的農田水利法規之一。碑文撰寫、書寫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那天,一來時間倉促,二來「長廊」裡有多位歷史先賢,因而對他並不太「上心」。後來查閱一些相關史料,范成大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日漸變得高大起來,在對他刮目相看的同時,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經久不散。

范成大在處州任職期間的「善政」,口口相傳,可圈可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三:

其一,修復通濟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處州地處「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江南山區,多為山田,極易乾涸,水利顯得尤為重要。松蔭溪上的通濟堰,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505)。600多年過去,及至范成大走馬上任,但見「往跡蕪廢,下源尤甚」。於是,乾道五年(1169)正月,他親自踏勘堰址,與軍事判官、蘭陵(今山東棗莊)人張澈,組織民夫對通濟堰進行大規模修復,用「伐木截流,疊石築岸」的辦法抬高水位,並設置49道閘,以調節水位高低,使水流逐級而下。經過3個月艱苦施工,終於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大功告成,灌溉水田面積達到25,000畝。有道是,水無常性。為了保護堤堰,范成大認為,必須完善常態化管理制度。遂親自制訂、撰寫了《堰規》二十條,從管理人員、用水分配、工役派遣、堰渠維修,到經費來源及開支等,都做出詳細規定,並立碑於堰旁的詹南司馬廟中。這塊「文意簡賅,書逼蘇黃」的堰碑,是目前世人所能看到的通濟堰最早的堰規。《栝蒼金石志》稱:「范公條規,百世遵守可也」。事實上,繼宋之後,元、明、清各朝,基本上都沿襲范成大制訂的堰規模式。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該堰規被全文收錄麗水知縣樊良樞所編的《通濟堰志》。

其二,新造平政橋。處州城同甌江南岸各縣被寬闊的江水隔阻,前人修建的浮橋業已老舊,百姓過橋,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范成大一番考察後,決定新造浮橋。清雍正《處州府志》卷之六《橋渡》載:「濟川浮橋,舊在栝蒼門外。造舟為梁,聯以緶。宋乾道四年,州守范成大新之,曰平政。」新造的平政橋,用船76艘,架樑36節,上鋪木板,一橋浮架,使得江面「夷若坦途,四民稱便」。范成大還從長計議,通過核查廢除寺廟田租,置田50畝,以備維修浮橋之用。同時,設置船夫若干人,負責日常管理事務。不僅如此,范成大還親自撰寫了《平政橋記》,制訂橋規,勒石立碑,為後人記錄、保存了這一事件的真實過程。隨虓酗諤颻﹛A平政橋幾度移址,雖經歷朝屢毀屢葺,但作為處州各邑通津橋樑,一直延續到1983年春,因第二座甌江大橋在栝蒼門外建成而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其三,興創義役法。范成大上任伊始,發現處州百姓勞役輕重不均,松陽等縣經常因此引發爭執訴至官府。於是,范成大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創立「率錢助役」的「義役法」。所謂「義役」,就是以田租充應役費用,既是民戶自行解決應役負擔的辦法,又使胥吏無法貪索,從而大大減輕了役法的害民程度。范成大的做法是,在松陽縣開展試點,推選出若干威信較高的鄉民掌管其事,先按民戶貧富分派錢銀,再用這些錢銀購買糧田,每年以田租收入補助當役者,民戶排序,輪流服役。經過宣傳推廣,百姓樂於接受。短短幾個月徵集到義田三千三百多畝。按照當時每年差役開支測算,可以應付十幾年。試點獲得成功後,范成大將這種「義役制」推廣到處州所轄各縣,並鄭重其事奏報朝廷:「處州六邑,義役已成,可以風示四方,美俗興化」。孝宗聞報,大加讚賞,即令「繕寫規約,頒之天下。」

除此之外,范成大的政績還體現在設立義倉、減免捐稅等方面。義倉又稱「義廩」,是封建社會地方上儲存糧食以備荒年救濟公眾的糧倉,多為官督紳辦。處州各地糧食匱缺,每年春夏青黃不接時,少不了鬧糧荒。范成大有的放矢,發起組織設立義倉,命各縣秋收時籌集稻穀,充實倉廩,春借秋還,以緩春荒,首開處州義倉之先河。在減免捐稅方面,范成大以興辦義役法之舉,趁機向朝廷上奏《論不舉子疏》:「(處州)小民以山瘠地貧,生男稍多便不肯舉。」請求朝廷支賜錢米以濟貧乏,大力推廣昔日蘇軾「盤量寬剝」,「以養棄兒」的做法。同時奏報處州百姓貧困,負擔繁重以「乞免處州鹽捐」,獲得恩准。不久,范成大又向朝廷奏報「處州丁錢太重,遂有不舉子之風」,請求減免丁口稅(人頭稅),也獲恩准。之後逐年減免,至乾道六年(1170)正月,處州各縣全都免除丁口稅。

范成大既是一位著述頗豐的文學家,也是一位為民虓Q的實幹家。凝視范成大塑像,我就想,這位「文人」,堪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典範。雖然,古代沒有這樣的提法。「為官一任」,想要「造福一方」,除了要有造福的能力與毅力,還要有造福的真心與誠心。反觀當今少數「父母官」,有的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只打雷,不下雨;更有甚者,打悶雷,下苦雨。比比范成大,是否當臉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