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
中美近日在北京進行的高級別經貿磋商,由於涉及金額大,又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的較量,關注度非常高。特朗普一開始高調聲稱,「貿易戰很簡單,美國肯定贏」,但結果是佔不到便宜,而且在國際輿論、美國學術界、民間均受到毫不客氣的抨擊。
特朗普貿然發動貿易戰,先是列出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清單,立刻得到北京「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報復清單,500億不多不少、針鋒相對。白宮隨後開出1,000億美元「恐嚇性徵稅清單」,但其後又主動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到北京溝通,最終不得不同意「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經貿、致力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特朗普還發推特表示,「為了表示對習近平主席的尊重、對中國的尊重,美國不採取進一步強硬行動」。
法國總統馬克龍以積極配合美軍襲擊敘利亞為「本錢」,訪問華盛頓,獲特朗普擁抱、親臉的特別待遇,並稱馬克龍是「法國偉大總統」。但由於兩人心中各打算盤,對國際問題的態度南轅北轍。
馬克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說,向世界關閉大門不會阻止世界的進化,只會煽動大眾的恐懼;「美國優先」以單邊貿易保護主義保美方利益,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憂慮、反對和批評。馬克龍表示,美國人發明了多邊主義,現在應該維持它;我們需要自由、公平貿易,貿易戰不是解決辦法。無論美國或者其他國家都應該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談判;美國既然帶頭制定了這麼多規則,就應該遵守。馬克龍說的這些話,明顯是針對特朗普而言 。
美國88名眾議院議員近期發表聯合聲明,抗議特朗普在沒有獲得國會授權下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特朗普比前總統小布什更加獨斷專行。本世紀初,美國以防止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雖然十分荒唐,但畢竟得到國會的授權。
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蒂姆直言,此次特朗普的軍事行動繞過國會,屬於「非法」。另外,包括十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28年來歷任美國總統顧問等逾千名專家,近日聯名發表公開信給特朗普和國會,反對美國政府近期在貿易方面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顯示特朗普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特朗普宣佈要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中國也宣佈準備對美128種商品加徵關稅,令很多美國企業尤其是農業公司陷入恐慌,加入反對特朗普的行列。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帕金斯認為,特朗普打貿易戰的借口是要降低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但特朗普不明白的是,美國貿易逆差為什麼居高不下?帕金斯指出,主要原因在於美國過低的儲蓄率以及匯率政策,美國人更願意進口而不是出口;特朗普沒有搞清問題癥結一意孤行打貿易戰,美國人受傷害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