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加強職業教育緩解青年失業

2018-05-04

顏汶羽 青年民建聯主席

青年失業率高企是全世界常見問題,此因青年勞工尚未適應就業環境及心態,加上他們多缺乏工作經驗,令其生產力比市場上其他勞工稍遜。由於青年人長期失業會引起其他問題,例如青年對社會感到陌生、自信心下降等,因此政府有責任正視問題,減低青年失業率。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強化職業教育,鼓勵更多學院和培訓機構與企業合作推出「學徒計劃」,共同為青年人制訂合適的技能訓練課程,並容許學員部分時間到學校上課、部分時間到企業實習,確保學徒所學技能正是業界所需,從而做到學有所用。其次,政府也應提供誘因、增加培訓機會及提升行業形象,以鼓勵青年人投身人手短缺的行業,如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建造業等。同時,政府亦可透過公營機構和企業合作,鼓勵聘用工作經驗較淺的青年人,並與其共同承擔有關的薪酬開支。

第二,筆者建議政府應將內地實習資助計劃擴大至海外實習的範圍,提供資助予青年團體舉辦青年海外實習,增加青年人參與實習、交流的資助。實習有助青年人認清自己心儀的行業是否適合自己,可以減低日後的轉工率。

再者,香港現時有很多行業面對勞工嚴重短缺,行業的領頭羊都自行成立學院培訓自家的人才,如港鐵學院、中電學院、航空學院等。政府應考慮透過類似自資院校大學學費資助,資助青年入讀由企業營辦,而又得到政府的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以加強青年入讀這些企業院校的誘因。

最後,政府也可考慮擴大「先聘請、後培訓」先導計劃,吸引更多待業者(特別是青年人)投身到人手極為短缺的行業中。政府更可考慮增加在職培訓津貼,以吸引更多有心的企業提供在職培訓的空缺。同時在學習課程方面,政府也可考慮轉換形式,讓學員以其部分工資來交學費或「先上課、後付鈔」,從而令更多有心青年人嘗試到人手短缺的行業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