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把好關卡褫奪許智峯議員資格

2018-05-03

張學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於會議室外搶奪一名政府人員的手機,一度拒絕歸還。許智峯作為立會議員,一方面以暴力手段強搶手機,涉觸犯刑事罪行;另一方面辱沒其作為立會議員的身份,讓整個立法會蒙羞,令市民失望。而在道德上,許以無理的藉口強搶女性手機,反映其對女性缺乏基本尊重,不僅沒有扮演好表率作用,更因其公眾人物的身份,將對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造成不良影響。立法會要把好關卡,褫奪許的議員資格,捍衛港區立會應有尊嚴。

全體立法會議員翻看事發的閉路電視片段,建制派對其粗暴言行表示批評,認為犯下了嚴重錯誤,已超出底線,亦對女性不尊重,要求許智峯辭職。而行管會主席梁君彥發信強烈譴責許智峯,嚴斥對方行為粗暴、令立法會蒙羞,有負公眾對議員期望。

暴力行為性質不容抵賴

近年來,香港社會氛圍緊張的來源之一就在於立法會,市民所看到的立法會場景,是爭拗、矛盾、亂象,均是因為立法會內部的激進議員,以各式藉口抵制政府議案,搞黨派鬥爭以奪「漁人之利」。而許智峯強搶手機一事,他個人聲稱事發的起因是懷疑政府人員收集議員個人資料,觸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其說法毫無理據。更重要的是,許的所作所為,反映了其個人在法制觀念、操守以及道德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這或多或少都反映了部分立法會議員,在執行議員職責、捍衛立法會尊嚴上不合格。

雖說立法會議員受特權法保護,但這是有場合的限制,特權法不可能成為議員為所欲為的擋箭牌。相反,議員作為立法機構的職能組成部分,更應謹言慎行,捍衛香港法制。這不僅僅是限於議事廳內,在議事廳外也同樣如此。許身為議員知法犯法,以暴力手段「捍衛」所謂「個人隱私」。殊不知其言行卻是對他人隱私的直接侵犯,同時更可能涉及普通襲擊、盜竊等刑事罪行。此事對於香港立法會的尊嚴及名聲,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抵制黨派包庇 堅守法律道德

針對許智峯事件,建制派立場一致,齊聲譴責許的暴力行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就去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要求在內委會上討論事件,並會按議事規則79條(7)提出譴責議案。但眾多反對派政黨卻稱:從目前的資料顯示許智峯確有不當之處,但罪不至被譴責或罷免議席;又稱葉太的建議只須過半數議員同意便能通過,預計被通過的機會很大,通過後便會成立調查委員會,到時反對派便會「積極」參與云云。而「港獨」組織「香港眾志」的黃之鋒和羅冠聰等人,行為更出位,不僅在網站上發文為許智峯保駕護航,黃更參與集會,打出「與許智峯同行」的橫額,試圖把許智峯搶手機的責任推卸給政府監控議員。

政治人物若只為個人或黨派立場而發聲,反不顧道德與大義,那麼與小丑沒有太大區別。若因為犯事者與自己在同一陣營就模糊事件的嚴重性,試圖粉飾太平,這對於香港與市民都是不公義之舉。當前立法會要把好關卡,褫奪許的議員資格,以此規範議員操守,捍衛立法會應有職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