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院士回應】習主席指示 歷史性突破

2018-05-15

國家主席習近平就24名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去信反映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等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國家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亦已發佈有關開放中央財政科技計劃予香港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的規定。有份參與聯署的院士對此深表歡迎,視之為「歷史性的突破」,將有利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他們希望試點政策未來可以擴大規模,令更多科研人員受惠。

徐立之:利港研究成果產業化

聯署人之一、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表示,香港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是必然的事,國家主席親自指示,無疑是一支強心針。眾所周知的是,香港學者的許多研究結果往往沒有轉化成下游產業,「我們必須改變這個不良的生態,所以與內地的合作必須包括與產業界的合作,尤其是與大灣區加強緊密合作。」

葉玉如:新機遇吸引更多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兼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是聯署者之一,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此次研究經費過境試點安排「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並非常感謝中央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期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下,內地與香港的合作機制可以得到進一步完善,讓科研人才和資金在新的形勢之下發揮最大作用,科研可以邁進更高層次。

她興奮地表示,實現經費過境可以令香港的科學家更深入參與國家的各種科研項目,「未來亦可能不只是參與,而可以帶領」,希望試點政策未來可以擴大規模,令更多香港科學家受惠,而這樣的機遇將有助香港吸引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加盟。

沈祖堯:港科研可獲國家資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表示,近年內地和香港有很多科研合作項目,應利用各自優勢合作,但香港的研究經費非常有限,加上受制度所限,香港研究人員不能分享到內地的研究經費,長遠亦會阻礙香港的科研發展,故今次經費過境的新安排是「突破性的開始」,意味國家初步開放研究基金,直接資助香港的科研活動,為香港科研界注入強心針,他希望國家未來可以按研究項目性質及比例提供研究經費。

陳清泉:更多參與國家級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陳清泉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快就對院士們聯署的意見書作出具體批示、有關部門予以落實,令香港科技界十分鼓舞。

他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而內地和香港的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頻繁,但仍存在一些障礙,例如科研經費不能過境等。今次國家首次以試點形式直接資助本港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及6個國家工程技術分中心,他認為這個是一次「成功探路」,也反映相關「路徑已打通」,未來會為香港科研人員創造更多機會,以融入國家發展創新科技的大環境中。

陳清泉續指,若未來內地研究人員來港的手續進一步簡化,可讓香港更好地配合大灣區建設,進行更多國家級的大項目。

袁國勇:新安排有助兩地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兼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香港欠缺研究經費,科技發展嚴重滯後,今次新安排絕對有助加強內地與香港的合作,他舉例指,以往內地找到一個病毒,本港科研人員希望可以取病毒來做研究,但受制度所限,無法做到;研究經費亦一樣,變相有些研究要移師在內地做,這些問題均要解決。■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唐嘉瑤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