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有問有答】為什麼不宜在山谷或溝底建房子?

2018-05-16
■特大暴雨容易引發泥石流,因此山腳位置不應建屋。 資料圖片■特大暴雨容易引發泥石流,因此山腳位置不應建屋。 資料圖片

房屋在修建前都要進行選址,房屋的地基、結構的穩固,及環境的安全性是最需要關注的內容。選擇堅固穩定的地基,避開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尤其是避開地質災害來臨時首當其衝的位置,是建房選址的重中之重。

由於中國人口密集,可用的土地資源稀缺。在山區,平地面積狹小,許多房屋和工礦設施建在溝谷和坡地上,部分甚至直接建在泥石流堆積物附近。當泥石流處於潛伏期時,人們可能意識不到這是潛在的巨大危險,一旦暴發,則會遭遇毀滅性的災難。正因為如此,山谷或溝底被列為危險系數極高的地方,不宜建造房屋。

不同的泥石流有着不同的威力,決定其威力的因素包括:泥石流的密度、流速、流量和泥位等。它們是預報和鑒定泥石流的主要依據,也是防治泥石流不可缺少的資料。由於泥石流的暴發突然而危險,對泥石流的測量往往在其發生後進行。

對於黏性泥石流,可以在現場直接測出堆積物的密度;但對稀性泥石流,由於泥石流發生後,水分很快流失,密度和發生時不一樣,這樣的泥石流密度就要用估計的方法來計算了。泥石流的泥位,是指在一定位置泥石流的標高。泥位越高,泥石流的衝擊能力越大,一旦達到或超過危險泥位,就會釀成災害。

2004年,中國國務院頒佈《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要求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時,應對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對建設工程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可能性,和該工程建設中、建成後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做出評價,提出具體的預防治理措施。

對於農村自建房,也應避開泥石流的可能路徑,盡量選擇平坦開闊、遠離沖溝及土質堅實的地基,防患於未然。 《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災難與防護 I》■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