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通識把脈】民調具功利目的 市民不會太虓N

2018-06-11

民意調查是一種了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意見和態度的調查方法,其目的在於通過對大量樣本的問卷調查,較為客觀、精確地反映社會輿論或民意動向。通識教育科中有不少議題,可以借助一些民調數據作為教材,在考試命題時,這些數據亦可作為題目中的參考資料。但運用了民調數據的通識科老師們,又有否想過民調的實際功能及其限制性。

首先,在現代社會中,民調常用於測定社會公眾對某項政策或某個政治領導人的社會評價。社會評價是指從一定的社會角度來考察和評定現象的社會價值,判斷現象對社會的作用,從善惡、功過及其程度來評價。民調結果所反映的,是一種群體性的、社會性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說,民調是一種最具權威性、普遍意義的社會評價。

了解民意 幫助決策

其次,民調通常是一種社會公眾的共同意見和一致態度的體現,而態度和意見,在心理學中,通常被定義為「行為的前奏」或「行為傾向」。儘管從「行為傾向」到行為的實際發生,還需經過情境變量的催化,但它卻成為判定和預測行為發生的基本依據。

任何社會決策要想做到現實可行和有預見性,詳盡、準確地了解民意是必須的步驟,只有這樣,才能在此基礎上作出順乎民意的正確決策。民調便是決策者最重要和可靠的工具。

社會預警 維護穩定

此外,社會預警是指依據對社會發展穩定狀況的判斷,按照社會系統的模型分析,對社會系統運行的質量和後果進行評價、預測和報警。以往很多時候,有關部門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對災害性資訊採取保密和封鎖措施,以免不法分子利用危機製造恐慌、牟取私利,造成社會損失,從而最終忽略了市民的感受。在通信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要想對災害性資訊進行封鎖,不為人所知,是很難辦到的。

民調結果發表後,往往成為社會大眾關心、議論和思考的話題,並對人們的思想認識產生影響,實現民調的示範溝通功能。正如新聞傳播機構的報道,要通過主編等「把關人」的輿論導向價值選擇,民意測驗機構調查什麼、不調查什麼,都是經過慎重考慮,並有茤確的社會功利性目的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差不多每天都會在媒體上看到民調結果的公佈,但往往都不會太虓N其結果,更不會知道民調原來是發揮茪ㄕP的功能。期望讀畢本文後,各位讀者會認識到民調對我們的重要性。下回再續。 ■李偉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