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走進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 感受歷史脈動 新國家的圖騰塑造

2018-06-12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擺放的一座雕像與油畫結合,形成了代表國家特性的景象,極具藝術創作力。■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擺放的一座雕像與油畫結合,形成了代表國家特性的景象,極具藝術創作力。

若你未認識哈薩克斯坦這個年輕的國家,請走進位於阿斯塔納的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這裡一件件陳列的展品本身就是一名又一名生動而栩栩如生的講解員,向往來的參觀者講述哈薩克斯坦在歷史上的輝煌、雄渾以及經歷過的建國發展歷程。藝術的本質乃是建構出國民國家的思想和認同。在這所博物館中,或許能夠有最為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從早期中亞的草原文明到今天,走進這所博物館,人們才會驚訝地發現,哈薩克斯坦並不是一個落後而封閉的草原國家,而是充滿了現代文明氣息的新興實體。環顧國家博物館,總能夠找到哈薩克斯坦歷史的脈動。■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採訪:焯羚

當你走進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立即感受到其莊嚴而華麗,兩幅巨型油畫及總統畫像高掛,在大廳中高懸的金太陽、金雄鷹所映襯出的哈薩克斯坦國旗圖騰,而且定時會有一幕金雄鷹飛動的特效表演給參觀者看,顯示出這個國家很重視這所博物館,用非常先進設計構建。整個國家博物館是發揮荓j化國民對哈薩克斯坦國家正統性與重要性的認同,這也是一個博物館對於一個新興民族國家的最大意義。

重溫西域輝煌

這座中亞最年輕、最大的博物館成立於2014年,佔地7.4萬平方米,由7大展區組成,包括遠古世紀、中世紀、民族傳統習俗、歷史文化、哈薩克斯坦建國史、阿斯塔納建設史以及現代藝術。

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是哈薩克人。哈薩克人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遊牧民族,天性崇尚自由和奔放。在民族譜系上,哈薩克人屬於突厥民族;「哈薩克」這一名稱本身便帶有強烈的自由人的意思。由於哈薩克斯坦是一個水草、高山資源密集的地方,因此這裡在歷史上是哈薩克人放牧與生活的地方。也因為這個緣故,帳篷、馬在哈薩克歷史與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在展廳中少不了展品都和馬有關。有的是戰馬,有的是工藝馬。馬的展品帶有非常強烈的藝術色彩。戰馬工藝品的頭部有長長的角,似乎在昭示不畏風險、勇敢向前的精神!有了戰馬則必然少不了人。古代將軍的黃金質感的盔甲,與金色沙漠的顏色相輝映,成為哈薩克人古代騎兵的寫照。在國家博物館中,展現古代軍人裝束的展品不少。這其中,有的是盔甲,有的是騎射模樣,有的則是端坐綠洲之中的靜態姿勢。這些展品所傳遞的信息是:哈薩克人在歷史上與馬、與弓箭、與遊牧民族的慷慨豪放密不可分。

最著名的展品莫過於「鎮館之寶」、被視為哈薩克斯坦國家象徵的伊塞克「金人」。這件公元前4世紀塞克人的戰服,1969年在阿拉木圖以東60公里的一座斯基泰墓穴中出土,由4000多個帶動物、植物和幾何圖案的飾片組成,僅頭飾就有逾200塊金飾片。頭飾上的翼馬圖案,被認為是太陽神和世代相傳圖騰的結合,亦是權威的象徵。紅色的鎧甲,在當時象徵財富和權力。「金人」左佩長劍,右持短劍和馬鞭,還原了古代遊牧戰士的風貌。這件哈薩克斯坦國寶的1:1複製品上年曾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向香港市民展示古代「絲綢之路」的燦爛文化。

從古至今中哈聯繫密切

西域在歷史上與古代中國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哈薩克人的祖先在此建立了烏孫國。在漢朝時期,中國面對的最強大敵人便是來自北方的匈奴。因此,通西域對中國而言最大的軍事和國防意義便是建立起防範匈奴的軍事同盟。烏孫不願意屈服匈奴,因此和漢朝之間變成了聯合關係。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在古代的友誼。即便到了清朝,哈薩克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緊密。清朝乾隆時期,哈薩克汗國的一位汗王Ablai Khan為了展示對中國的友好,向乾隆皇帝贈送了馬匹。這一題材在清代,由著名的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過。而在阿斯塔納的國家博物館中,也有一幅類似題材的油畫作。博物館陳列了被譽為「突厥三大碑」的闕特勤碑,建於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31年),紀念英年早逝的突厥族王子闕特勤。石碑一面是唐玄宗親自撰寫的漢字銘文,另三面則刻有突厥文字。碑誌、油畫、古代馬車都是向參觀者講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特殊的歷史淵源。參觀當天剛巧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輝煌中國 .地方展 」正在展覽。

呈現新首都的風貌

在近代以及蘇聯時代,甚至在哈薩克斯坦建國初期,首都乃是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總統基於管理國家的需要,也考慮到阿拉木圖發展空間的不足,1997年決定遷都到現在的首都阿斯塔納。與原有首都相比,阿斯塔納是一座全新的現代化都市,被稱為「草原杜拜」。

在博物館的多媒體功能廳展示了阿斯塔納建設史,其中一景是本來平滑的地面會緩緩打開,呈現出整個阿斯塔納的城市建築新風貌,令人驚喜!

首都的遷移成為了確立新型國民國家和主體認同建構的重要手段。雖然早期不少人對遷都阿斯塔納有保留看法,但是伴隨新首都的投入使用,人們發現了遷都決定背後的政治和社會功能。大量哈薩克族人伴隨遷都來到了新首都,也讓整個國家的人口分佈變得更加均勻。透過博物館的城市模型展示,阿斯塔納的某種新時代風貌也呈現出來。

國家博物館中亦有關於航天工業成就和歷史的展品陳列和介紹。在蘇聯時代,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為了整個蘇聯發射火箭、飛船、衛星或航天飛機的重要基地。在冷戰的歲月中,拜科努爾成為了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和航天強國的標誌。蘇聯解體之後,哈薩克斯坦政府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的使用上選擇了國際合作。今天,俄羅斯的不少宇航員都是從這裡搭乘飛船前往太空。而與歐美國家進行合作的國際空間站項目,也和拜科努爾發射場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國家博物館中的火箭陳列、航空器展品,也刻畫了哈薩克斯坦作為航天時代見證者的重要角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