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父親的手藝

2018-06-15

汪金友

我們家六代單傳,到了父母這一輩,竟然生下六個兒子。那個年代,吃飯穿衣都是很大的問題。幸虧父親有幾門手藝,才把我們一個個養大。

父親的第一門手藝,是打魚。我們村的東邊,有幾百畝的水塘,分稱南大河、北大河。中間有一條小溪,自北而來,向南而去,並把兩個河塘串聯起來。河塘沒有人養魚,也沒有人管理。於是野生的鯽魚、黑魚、鮎魚、嘎魚、鱔魚、白條等,便在河裡自由自在地生長。

要打魚,先要準備一張網。父親的漁網,是自己織的。他從縣城的集市上,買回一些網線,然後再用竹片,削製成一個梭子和一個尺片。每到晚上,或下雨陰天生產隊不出工的時候,父親就坐在炕上織網。漁網織好之後,還要進行兩道工序。一是買幾斤鉛塊,熔化後鑄製網墜,再一個個拴道網下腳。二是用一盆豬血染網,然後再放到鍋裡蒸,蒸完掛到樹上晾乾。父親說,網腳拴鉛和豬血染網,都是為了讓漁網下水更快。在河裡游的魚來不及逃脫,就被扣在網裡了。

因為白天要到生產隊上班掙工分,父親打魚的時間,全是在夜裡。我們睡覺的時候,父親也睡了。但不知什麼時候,他就起來走了。到第二天早晨醒來的時候,經常聽到父親在大街上的叫賣聲:「新鮮魚了!新鮮魚了!」一般情況下,一個晚上,父親也就打二三斤魚。賣兩角或兩角五分錢一斤,可以有五六角錢的收入。當時在生產隊勞動一天掙10工分,年終也就三四角錢的分紅。所以父親夜裡這五六角錢的收入,也算很不低了。

如果魚沒有賣完,就送給親戚朋友,或者我們自己家熬了吃。為此,我們小時候經常吃魚。有時候,父親還會打到一兩隻王八,賣不出去,母親就給我們燉了。那時不知王八湯有多麼珍貴,只覺得裡邊的肉不是很多。

現在想起這些事情,總覺有些遺憾和慚愧。我不知道夜裡打魚的父親,能睡幾個小時的覺?我沒有問過父親,這樣沒日沒夜地幹,到底有多累?我們只知道,六個兄弟都齊刷刷長大,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挨過一頓餓,沒有缺過一件衣。

父親的另一門手藝,是紮「紙紮」。就是用秫秸和紙,給辦喪事的人家做紙人紙馬。聽母親說,父親的這門手藝,是跟本族的一個大爺(父親稱大伯)學的。這個大爺心靈手巧,但嗜酒如命,經常處於醉態,50多歲就離開了人世。所以每當村裡有人老去,幫忙辦喪事的人,就來找我父親訂做「紙紮」。簡單一點的,喪事辦一天,只做一件「紙紮」,包括車、馬、童、庫等。複雜一點的,喪事辦三天,除上述外,還有蓮花椅、九蓮燈、靈亭子等。出殯之前,這些「紙紮」都要送到一個地方燒掉。

父親做的「紙紮」非常精細。比如蓮花椅上的蓮花,先是把白紙纏繞在秸稈上褶皺,然後上半截染成紅色,再一瓣瓣分開,非常的像。還有九蓮燈上的紙罩,都是父親一刀一刀刻出的。罩裡的畫,也是父親一筆筆畫成。每到 辦 喪 事晚上「紙紮」大遊行的時候,也是全村人讚美父親手藝的時候。只是我從來沒有注意過父親的表情,似乎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得意,仍是和以往一樣的平靜。

大約從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和哥哥開始跟父親學這門手藝。每當村裡有人去世來訂「紙紮」的時候,母親就說,今天不要上學了,幫你父親在家裡幹活。開始,父親教我們怎樣綁架子。比如車的架子怎麼綁,馬的架子怎麼綁。我印象中,最容易綁的架子,是排燈。綁架子的時候,手腕上拴一個竹片,是專門用來往秫秸裡插馬蓮用的。馬蓮作為綁繩,不用繫扣,不用打結,直接插進秫秸就行了。然後,父親又教給我們怎樣糊紙。我記得最清楚,要用食指捏紙,中指抹漿糊。

記得當時一件「紙紮」,可能是5元錢。如果做三件四件,除去成本,我家還會有十幾元的收入。這在當時,算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副業。只是我和哥哥後來都參加了工作,再加上農村破除迷信,父親的這門手藝,就失傳了。

父親還有一門手藝,就是製作點心。相傳我曾祖父的時候,我家開了一個點心舖。曾祖父善於鑽研,不僅糕點做得香甜可口,而且還能唱幾句蓮花落。到了我祖父,點心舖仍然開着。我的兩個姑父,都是我爺爺的徒弟。我的父親那時尚小,沒有等到獨立門戶,就趕上日本鬼子侵略中國。世道混亂,點心舖關門,我家也落了個貧農成分。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我們幾個孩子,好久都沒有吃到點心。到中秋節的時候,父親說:「我給你們做月餅吧。」我驚問:「爸,你會做月餅?」父親一笑:「會呀,一會就等着吃吧。」原來,父親早就準備了白麵、白糖和花生油。只見他把三樣東西和在一起,然後用一個祖傳的模具一扣,一塊塊的月餅就出來了。因為沒有烘爐,只能放到大鐵鍋裡,像烙餅一樣,來回地烤。過了一會,月餅就出鍋了,每人一塊,又香又甜又脆。這也是有生以來,我吃到的最好吃的月餅。

後來,父親又做花生酥糖,並推着小車,到周圍的集市上去賣。他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更不會在人面前誇耀自己的產品如何好。但每個集市,父親帶去的酥糖都能賣完。回來的時候,還給我們買回一些好吃的東西。改革開放以後,縣裡辦起了食品加工廠,請我父親去當師傅。只可惜他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幹了兩年,就回家休息。

除此之外,父親還會編筐、紮笤帚、壘牆等多種手藝。現在看來,他的腦海,還是蠻有市場意識的。只是沒有趕上好的時代。如在今天,也許會成為一個企業家,或者大工匠。我懷念我的父親,也以有這樣的父親自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