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庫車縣牙哈鎮的街上,經營打饢店的是一位叫艾尼瓦爾.吐木爾的中年大叔,他和妻子熱汗那木.阿布拉在月上柳梢時仍為牙哈鎮中學的40個貧困學生趕做「營養饢」,等待他們晚上完成自習課後來取。小本經營的艾尼瓦爾自2010年起開始為貧困孩子提供免費饢當午餐。2016年,新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吃上了營養午餐。自此,艾尼瓦爾便開始為貧困生提供免費夜宵。初步統計,艾尼瓦爾8年共送出「愛心營養饢」30多萬個,折算價值庫車縣城裡兩套逾100平方米房子。 ■新華社
42歲的艾尼瓦爾從小在牙哈鎮巴格萬村長大,2007年,他省吃儉用攢了些積蓄結了婚,並和妻子在牙哈鎮中學校門旁邊開了一家打饢店,手頭才開始寬裕起來。然而,艾尼瓦爾的一個決定,又讓一家回到之前的清貧生活中。
2008年8月的一天,一位身着牙哈鎮中學校服的男學生,手裡攥着5角,在打饢店前,盯着饢轉了三四回。
艾尼瓦爾主動走到該男孩的跟前問:「是不是肚子餓了,想吃饢?」隨後拿了一個原本賣一元的饢遞了出去。
當得知男孩學校有很多中午吃不飽的孩子後,他告訴男孩說:「明天中午把吃不飽的孩子都叫過來,我這裡天天打饢,你們過來吃,不收錢。」當晚,艾尼瓦爾與妻子商量後,決定開始為貧困學生送饢。
受助生遍及中小學
翌日中午,男孩帶着15個同學來到打饢店,艾尼瓦爾一人給了一個饢;第三天又來了20多個孩子。隨着來拿饢的孩子越來越多,原本就賒着麵粉店賬的艾尼瓦爾感覺有點吃不消了。他回家細細算了一筆賬,最終得出結論:既要幫助孩子,又繼續把生意做下去,一天只能送50個饢。
於是,艾尼瓦爾和妻子決定去找牙哈鎮中學校長,學校從250多個貧困學生中選出50個家庭條件最差的,夫妻倆每天中午按名單給學生發饢。
一個學期過了,生意越來越好的艾尼瓦爾開始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更多的孩子,就漸漸增加送饢的個數,最多時每天送出210個。除了牙哈鎮中學,庫車縣三中和牙哈鎮中心小學也收到艾尼瓦爾的「營養饢」。
學生吃出愛的味道
在新疆,庫車縣的饢遠近聞名,但對當地許多孩子來說,艾尼瓦爾師傅打的饢,是最好吃的。
不同一般市場上賣的饢,艾尼瓦爾送的「營養饢」裡,額外加了雞蛋、牛奶、清油、白砂糖,還撒了瓜子,這是他為學生特製的,一個就能吃飽。
吃了6年免費饢的牙哈鎮中學學生阿爾祖古麗說:「艾尼瓦爾師傅做的饢的味道永遠留在心裡,那是自己吃過最香的,因為那是用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