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澳不育技術滅蚊 一年銳減8成

2018-07-11

熱帶地區蚊患嚴重,全球每年有數以億計人士因為被蚊叮而感染黃熱病、寨卡病毒及基孔肯雅熱等疾病。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詹姆斯庫克大學和Alphabet資助公司Verily為解決蚊患,去年研究讓埃及伊蚊自行滅絕的技術,並在昆士蘭北部城鎮因尼斯費爾進行試驗,結果成功將鎮內蚊子數目大減8成。

CSIRO研究總監巴羅表示,研究員首先培育一批雄性埃及伊蚊,再將「沃爾巴克氏體」細菌寄生在牠們身上,令雄蚊變成不育後再放回野生。野生雌性蚊和這些不育雄性蚊交配後,產下的蟲卵便無法孵化,從而達到令整個蚊群數量驟降的效果。

科學家過往也曾嘗試利用這種「絕育法」控制昆蟲數量,但如果要應用在蚊子上,便要確保能夠培育龐大數量、不會咬人的雄蚊,並排除會咬人的雌蚊。為達到這個目的,Verily研發了一種培育和篩選蚊子性別的技術,CSIRO因而成功於去年夏天在因尼斯費爾放出300萬隻不育雄蚊,經過一年測試後,鎮內蚊子數目縮減8成。 ■法新社/澳洲廣播公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